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3.5g,因肾小球滤过膜屏障受损致蛋白大量漏出,儿童易受影响且影响生长发育)、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因蛋白丢失多、肝脏合成难补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女性生理周期、老年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有影响)、水肿(常见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全身,因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儿童活动受影响,老年加重心脏负担)、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机制与肝脏合成及分解代谢有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等临床表现;儿童患者表现隐匿、生长发育受影响大且易感染,需关注生长指标和皮肤清洁;老年患者易现并发症,如水肿致深静脉血栓风险高,治疗需谨慎;女性患者受生理因素影响营养状态波动,治疗中要关注月经及避免加重水肿行为。
一、大量蛋白尿
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通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会超过3.5g。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导致原本不能滤过或少量滤过的蛋白质大量漏出到尿液中。在儿童群体中,由于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影响,且大量蛋白尿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蛋白质是身体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长期大量丢失会导致营养缺乏等问题。
二、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大量蛋白尿使得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同时肝脏合成白蛋白的速度往往不能完全弥补丢失的量,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周期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营养状况,进而影响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和发展;在老年患者中,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水肿
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表现为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水肿的发生主要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水分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儿童患者由于活动量较大,水肿可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如行走、运动等;老年患者水肿可能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因为过多的液体潴留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循环,容易引发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
四、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其发生机制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有关。高脂血症会增加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无论是儿童、女性还是老年患者,长期的高脂血症都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全身血管,包括冠状动脉等重要血管,进而影响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
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相对更隐匿,且生长发育受影响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其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因为大量蛋白尿导致的营养丢失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同时,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水肿部位容易发生感染,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老年患者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其他人群有所不同,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例如,水肿可能导致老年人活动受限,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注意适当的肢体活动。另外,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相对减退,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等治疗方式,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
女性患者
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影响下,营养状态可能会有波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月经情况对整体营养和身体状况的影响。同时,在水肿等情况下,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可能加重水肿的行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当的休息和适度的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