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会引发腰部疼痛(慢性隐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部位在腰部两侧肌肉、无明确下肢放射性痛但肌肉发紧僵硬)、腰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改变、活动时不适感加剧)、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出现、表现为肌肉突然紧张变硬、加重疼痛和活动受限)、压痛(在腰部劳损肌肉部位有固定压痛点、可辅助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措施)等症状表现,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人群在这些症状上可能有一定差异。
一、腰部疼痛
1.疼痛特点:腰肌劳损患者的腰部疼痛多为慢性隐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难以完全消除。例如,长时间久坐、久站或弯腰劳作后,疼痛往往会明显加剧。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常见,这与腰部肌肉长期劳损积累有关;从生活方式来讲,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腰部疼痛症状。
2.疼痛部位:疼痛主要位于腰部两侧的肌肉部位,也就是腰骶部周围的肌肉区域,一般没有明确的放射性疼痛到下肢,但有时可能会感觉腰部周围的肌肉发紧、僵硬。
二、腰部活动受限
1.活动范围改变:患者腰部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表现为弯腰、伸展、扭转等动作不灵活。比如在弯腰拾取物品时,可能会感觉到腰部发力困难,难以像正常时那样轻松弯腰;在向一侧扭转身体时,会明显感觉到腰部肌肉有牵扯感,活动受限。年龄较小的人群如果出现腰肌劳损,可能会因为疼痛和活动受限而影响日常的跑跳等活动;而对于有长期腰部劳损病史的中老年人,活动受限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弯腰系鞋带等动作都可能变得困难。
2.活动时的不适感:在进行腰部活动时,除了活动范围受限,还会伴有明显的不适感,如活动时腰部肌肉会有酸痛感加剧,甚至可能出现刺痛感,这是因为腰部肌肉在活动过程中受到劳损部位的影响,进一步刺激了受损的肌肉组织。
三、肌肉痉挛
1.痉挛表现:部分腰肌劳损患者会出现腰部肌肉痉挛的情况,表现为腰部某一处或多处肌肉突然紧张、变硬,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肌肉呈条索状。例如,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腰部一侧的肌肉像抽筋一样紧绷起来。从生活方式方面来看,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或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导致肌肉过度疲劳,都容易诱发肌肉痉挛。对于儿童,如果出现腰肌劳损导致的肌肉痉挛,由于其肌肉相对娇嫩,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的寒冷刺激和不良姿势,因为儿童的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劳损影响而出现痉挛等症状;而对于女性,如果在生理期前后身体较为虚弱,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暖和休息。
2.痉挛带来的影响:肌肉痉挛会进一步加重腰部的疼痛和不适感,并且会使腰部的活动受限情况更加严重,患者会感觉腰部更加僵硬,活动时的困难程度增加。
四、压痛
1.压痛部位:在腰部劳损的肌肉部位可以找到明显的压痛点,通常这些压痛点比较固定,多位于骶棘肌处、髂骨嵴后部、腰椎横突等部位。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清晰地触及到这些压痛点。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压痛点的位置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集中在腰部肌肉相关的部位。例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压痛点可能更靠近腰部受力较大的肌肉区域;而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压痛点可能相对更集中在腰骶部的某些特定肌肉点。
2.压痛的意义:压痛点的存在是腰肌劳损的一个重要体征表现,通过压痛点的位置和特点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病情的诊断,同时也能提示患者腰部劳损的具体部位,有助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