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是机体筋膜因肌肉劳损、外伤、寒冷环境、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因包括肌肉劳损、外伤、寒冷潮湿环境、免疫因素,临床表现有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活动受限,分类含颈肩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足底筋膜炎,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为休息、物理治疗、药物辅助、康复锻炼,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避免不良姿势等、老年人要保暖适度运动、妊娠期女性需保持正确体态减轻腰部负担。
一、定义
筋膜炎是机体筋膜发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由肌肉劳损、外伤、寒冷环境、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引发,当机体受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姿势不当等刺激时,可诱发肌肉筋膜炎急性发作,病理表现为肌肉、筋膜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
二、病因
1.肌肉劳损:长期反复肌肉收缩舒张,如长期伏案工作、运动员过度训练等,使肌肉、筋膜持续紧张,易引发筋膜炎。例如长期从事电脑操作人群,颈肩部肌肉易因劳损患筋膜炎。
2.外伤因素:急性外伤未获及时正确治疗或处理不彻底,局部组织慢性炎症改变可形成筋膜炎。如急性腰部扭伤恢复不佳,可致腰背肌筋膜炎。
3.寒冷潮湿环境: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肌肉血管收缩、缺血,代谢产物堆积,易诱发筋膜炎。冬季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人群,患筋膜炎风险较高。
4.免疫因素:部分筋膜炎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筋膜组织可致炎症发生。
三、临床表现
1.疼痛:常见症状,程度不一,可为酸痛、胀痛或刺痛,劳累、受凉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颈肩部酸痛,活动后加重。
2.肌肉紧张或痉挛:患病部位肌肉紧张、痉挛,触摸可觉发硬条索状结构。如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腰部肌肉发紧、痉挛。
3.活动受限:因疼痛与肌肉痉挛,相应部位活动受限制,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如肩袖筋膜炎患者肩部活动范围减小,难完成抬手动作。
四、分类
1.颈肩肌筋膜炎:累及颈部与肩部筋膜,常见于长期伏案、使用电子设备人群,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僵硬,可放射至头部及上肢。
2.腰背肌筋膜炎:好发于腰部,与腰部肌肉劳损、外伤等相关,患者腰部疼痛,晨起或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活动后稍缓解。
3.足底筋膜炎:多因长时间行走、跑步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受损,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站立行走时疼痛明显。
五、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时间、诱因、部位及变化情况等。
2.体格检查:医生触诊患病部位,检查有无压痛、肌肉紧张或条索状硬结等表现。
3.影像学检查: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可辅助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助诊筋膜炎。
六、治疗原则
1.休息:患病部位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减少对筋膜刺激。
2.物理治疗:采用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与疼痛。
3.药物辅助: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遵循用药原则,注意适用人群与禁忌。
4.康复锻炼: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康复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筋膜弹性,预防复发。如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可进行腰部伸展与强化锻炼。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多因过度运动、姿势不良致筋膜炎,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鼓励适度参加户外活动,保持正确坐姿、站姿。
2.老年人: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加重症状,可进行适度轻柔运动,如慢走、太极拳等,增强肌肉力量,避免剧烈运动致损伤,运动需循序渐进。
3.妊娠期女性:身体负担加重易致腰背肌筋膜炎等,需保持正确体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垫高下肢,减轻腰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