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需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并保持正确坐姿站姿,进行核心肌群锻炼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及腰部拉伸运动,通过热敷、按摩物理治疗,调整睡眠姿势和体重管理,老年人运动要适中、孕妇遵医嘱锻炼且避长时间站坐、有基础病史者自我治疗需谨慎咨询医生调整康复方式。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1.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日常工作学习中,应避免久坐、久站,每间隔30-60分钟起身活动腰部,进行简单的腰部屈伸、旋转等动作,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减轻肌肉持续紧张引发的劳损不适。例如长期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起身做5分钟左右的腰部拉伸和漫步活动。
2.保持正确坐姿与站姿:坐立时要挺直腰部,臀部尽量贴合椅背,双脚平放在地面,膝盖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站立时需收腹挺胸,双肩后展,使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减少腰部肌肉不必要的代偿受力,像办公时选择高度合适、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
二、运动锻炼
1.核心肌群锻炼:平板支撑是有效锻炼核心肌群的方式,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肘弯曲支撑地面,肩膀与肘关节垂直地面,双脚踩地使身体离开地面,保持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在同一平面,每次保持30-60秒,每天可进行3-4组;桥式运动也可增强腰背肌力量,仰卧位屈膝,以足跟、双肘、头部为支点抬起骨盆,使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2.腰部拉伸运动:站立位体前屈时,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缓慢向前弯曲腰部,双手尽量触碰双脚,保持15-30秒后缓慢起身,每天进行3-5次;仰卧位屈膝抱腿时,仰卧位一侧膝关节屈曲,双手抱住小腿拉向胸部,保持15-30秒后换另一侧,每次每侧进行2-3组,能充分拉伸腰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
三、物理治疗
1.热敷:使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对腰部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2-3次,温热刺激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适用于因受凉或肌肉紧张导致的腰肌劳损。
2.按摩:可自行轻轻按摩腰部疼痛区域,用手掌根部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慢揉按,力度以自身舒适为宜,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能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按摩时手法需轻柔,若自身按摩不熟练,可寻求专业按摩师帮助,但要选择正规场所。
四、生活方式调整
1.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薄枕头,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减轻腰部肌肉张力;侧卧位时在两腿之间夹薄枕头,保持脊柱呈直线,避免脊柱扭曲,良好的睡眠姿势有助于腰部肌肉在睡眠中放松与恢复。
2.体重管理:过重体重会增加腰部负担,易加重腰肌劳损症状,需保持合理体重,通过均衡饮食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食物摄取,并结合适当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腰部造成额外压力,尤其有超重情况的腰肌劳损患者更应重视体重控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运动锻炼时应选择强度适中的方式,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加重腰部损伤,可优先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且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腰部不适需立即停止并休息。
孕妇: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腰部运动,可在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腰部拉伸和盆底肌锻炼,以维持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轻腰部压力。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自我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运动锻炼和物理治疗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根据自身病情调整合适的康复方式,防止不当操作加重腰部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