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需从多方面保养,饮食上按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每日盐分<3g并据尿量控水分;生活方式要保证充足睡眠、病情稳定时适度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防感染;病情监测要定期测血压和留尿检查;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用药安全等,老年要重基础病控制、防药物相互作用及监测肝肾功能。
一、饮食保养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在正常水平(0.8-1.0g/(kg·d)),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因为优质蛋白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多,且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少,可减轻肾脏负担。例如,肾小球滤过率在60-90ml/(min·1.73m2)的慢性肾炎患者,蛋白质摄入可控制在0.8g/(kg·d)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2)时,蛋白质摄入应控制在0.6g/(kg·d)左右。
2.盐分控制:每日盐分摄入应小于3g,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尤为重要。例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可选择用清淡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减少盐分添加。
3.水分控制: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若尿量正常,水分摄入无需严格限制,但若存在水肿或少尿情况,应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避免加重水肿。比如,每日尿量在500ml左右,那么每日水分摄入应控制在1000ml左右。
二、生活方式保养
1.休息与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成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病情稳定时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每日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可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对于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允许时可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如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短时间的室内活动。
2.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感染,因为感染会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加重病情。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不前往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处,若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对于女性慢性肾炎患者,要特别注意会阴部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三、病情监测保养
1.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一般每日至少测量1-2次血压,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通过监测血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和保养方案。可以使用家用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前应休息5-10分钟,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2.尿液监测:定期留取尿液进行检查,观察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一般建议每1-2周留取一次尿常规,通过尿液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病情的波动,如尿蛋白增多往往提示病情有加重趋势。例如,发现尿蛋白较前增多,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四、特殊人群保养注意事项
1.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保证儿童的营养均衡,除了遵循上述一般保养原则外,要注意儿童的用药安全,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肾功能、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调整保养方案。
2.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保养时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控制,在饮食方面要更加严格限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病情监测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