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有多种症状。尿液相关症状包括微量白蛋白尿,可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发现,预示肾脏病变开始;还有夜尿增多,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影响有关。水肿症状主要为眼睑或下肢水肿,是肾脏排水、排钠异常致水分潴留引起,多为可凹性。其他症状有血压升高,因肾脏调节血压物质失衡,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以及乏力,由肾脏代谢功能受影响、代谢废物排出不畅导致。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高危人群出现症状应格外重视并及时就医。
一、尿液相关症状
1.微量白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极少。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受损,导致白蛋白漏出到尿液中。临床上常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来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若UACR在30300mg/g之间,就提示可能存在微量白蛋白尿。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往往预示着肾脏病变的开始,此时积极干预,可延缓肾病进展。
2.夜尿增多:正常成年人夜间排尿次数一般为02次。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夜尿增多。夜尿增多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睡眠质量可能就较差,夜尿增多会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对于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饮酒的糖尿病患者,夜尿增多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程度可能更严重。
二、水肿症状
1.眼睑或下肢水肿:糖尿病肾病早期,由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异常,体内水分潴留,可能会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一般晨起时眼睑水肿较为明显,活动后下肢水肿可能会加重。这种水肿通常为可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松手后凹陷缓慢恢复。水肿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眼睑或下肢肿胀,而部分患者水肿可能较为明显。对于老年患者,其本身血管弹性较差,出现水肿后可能消退较慢。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承受压力较大,下肢水肿可能会更严重,且可能会更早出现。
三、其他症状
1.血压升高:肾脏在调节血压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分泌的一些调节血压的物质失衡,导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高于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肾病早期出现血压升高的风险可能更高。而对于一些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血压升高,应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可能。
2.乏力: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不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这种乏力感往往在休息后也难以完全缓解,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逐渐加重。对于工作强度较大、经常劳累的糖尿病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早出现,且容易与正常疲劳混淆,应引起重视。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肾脏尚在发育阶段,若出现上述症状,更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如发现孩子尿量异常、眼睑或下肢有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对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孕期肾脏负担加重,出现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增加,需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肾脏功能指标。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或与其他老年疾病症状混淆,家人应多关注老人身体状况,提醒老人定期体检。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就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人群,要更加注意自我监测,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