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表现包括尿液异常有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蛋白漏出使尿液现不易散泡沫)和血尿(分肉眼与镜下,因基底膜断裂等致红细胞漏出);水肿常见眼睑、下肢,与肾对水钠排泄障碍、低蛋白血症等有关;高血压多为慢性,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影响致血压升高且加重肾损害;肾功能减退有乏力疲倦(代谢废物蓄积影响能量代谢)、消化系统症状(毒素刺激胃肠);腰部有隐痛或胀痛(肾病变致肾体积增大牵拉包膜或炎症刺激);儿童肾病多为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致低蛋白血症等;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有基础病史者如糖尿病肾病有糖尿病表现,高血压肾病与长期高血压相关需兼顾控压护肾。
一、尿液异常
1.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表现为尿液表面出现持久不散的细小泡沫,这是因为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会改变尿液表面张力,导致泡沫形成且不易消散,科学研究表明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如相关肾脏病教材指出肾小球病变时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白蛋白等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
2.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可见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异常增多,血尿可能是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等原因导致红细胞漏出,多项肾脏病研究证实血尿常提示肾小球或尿路等部位存在病变。
二、水肿
1.部位特点: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清晨起床时眼睑水肿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平卧时,水分容易在疏松的眼睑组织积聚,而活动后下肢静脉回流可能因肾脏功能异常受到影响,导致水分在下肢潴留,形成水肿,研究显示肾病性水肿与肾脏对水钠排泄障碍、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
三、高血压
肾病患者常出现高血压,且多为慢性过程,肾脏病变会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素分泌增多,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使血压升高,临床观察发现约5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且血压升高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四、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
1.乏力、疲倦: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不能有效排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在体内蓄积,这些毒素会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和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持续的乏力、疲倦感,多项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随着肾功能的减退,乏力、疲倦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2.消化系统症状:部分肾病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研究表明尿毒症毒素如甲基胍等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消化系统症状的出现。
五、腰部不适
部分肾病患者会出现腰部隐痛或胀痛,这是因为肾脏发生病变时,肾脏体积可能增大,牵拉肾包膜,或者炎症刺激周围组织,从而引起腰部不适,不同类型的肾病引起腰部不适的机制略有不同,如急性肾盂肾炎除了腰部胀痛还可能伴有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
六、特殊人群肾病表现特点
1.儿童肾病:以肾病综合征较为常见,除了上述尿液异常、水肿等表现外,还可能有大量蛋白尿导致的低蛋白血症,患儿可出现明显的全身水肿,甚至胸水、腹水等,同时可能伴有高脂血症,这是因为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等原因引起,根据儿科肾脏病相关指南,儿童肾病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
2.老年肾病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水肿、乏力等,容易被忽视,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掩盖肾病的症状,因此对于老年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病。
3.有基础病史的肾病患者: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了肾病相关症状外,还会有糖尿病的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升高等,且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可能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需要同时关注糖尿病和肾病的病情变化,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又如高血压肾病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随后出现肾脏损害相关表现,其血压升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肾脏损害的程度相关,治疗时需要兼顾控制血压和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