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成因涵盖多方面,原发性肾脏疾病中肾小球肾炎与自身免疫、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相关;继发性肾脏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因高血糖致微血管病变等、高血压肾病因长期高压致肾单位受损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肾病如狼疮性肾炎;遗传性肾病由基因缺陷所致如多囊肾;感染因素相关有乙肝相关性肾炎;药物及毒物损害可致肾损伤;尿路梗阻因尿液排出受阻引发;代谢异常如高尿酸血症可致尿酸盐肾病;高龄因肾功衰退等风险高,女性妊娠有妊娠相关肾病,儿童肾病与先天肾发育异常及感染等有关。
一、原发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脏疾病是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其中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它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小球,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引发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进而逐步发展为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部分人群存在基因缺陷使得自身免疫识别异常,更容易罹患此类原发性肾小球源性肾病。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引起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扩张等病理改变,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肾功能逐渐减退等肾病表现,据相关研究,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中,相当比例会并发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肾病: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单位逐渐受损,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和重吸收功能,进而引发肾病,高血压病史较长且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患高血压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
3.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累及肾脏,导致狼疮性肾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使得肾脏组织受到免疫复合物沉积等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等肾病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有50%-70%会出现肾脏受累。
三、遗传性肾病
遗传性肾病是由基因缺陷导致的肾脏疾病,例如多囊肾,是由于编码多囊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得肾脏出现多个囊肿,随着囊肿逐渐增大,会压迫肾组织,破坏肾单位,影响肾脏功能,多囊肾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基因检测可发现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
四、感染因素相关肾病
某些感染可引发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肾小球,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出现蛋白尿等肾病表现,研究表明,部分乙型肝炎患者会继发乙肝相关性肾炎。
五、药物及毒物损害
一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具有肾毒性,长期或不当使用这类药物可损伤肾小管间质,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此外,重金属中毒,如铅、汞中毒等,毒物在肾脏内蓄积,会破坏肾细胞结构和功能,引发肾病,临床中曾有因长期滥用肾毒性药物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进而发展为慢性肾病的病例报道。
六、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可由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原因引起,尿液排出受阻后会导致肾积水,肾盂内压力增高,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功能,长期尿路梗阻还会引起肾实质萎缩、肾功能减退,最终引发肾病,例如尿路结石患者若未及时解除梗阻,随着时间推移易出现梗阻性肾病。
七、代谢异常相关肾病
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肾脏间质及肾小管沉积,引起尿酸盐肾病,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此外,高脂血症也可能通过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和脂质代谢,参与肾病的发生发展,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有10%-20%会出现尿酸盐肾病相关表现。
八、年龄与性别相关因素
1.高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对药物、毒物等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同时高龄人群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使得老年人患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2.女性特殊情况:女性在妊娠期间可能出现妊娠相关肾病,如子痫前期,由于妊娠导致的全身血管痉挛等病理变化,可引起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出现蛋白尿、水肿等肾病表现,且子痫前期可能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影响产后肾功能恢复。
九、儿童肾病特殊原因
儿童肾病可能与先天性肾发育异常有关,如先天性肾缺如、肾发育不良等;此外,感染因素在儿童肾病中也较为常见,如链球菌感染后可引发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感染的易感性较高,感染后更易引发肾脏免疫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