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常见症状包括疼痛(活动受累肌腱时加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不同特点)、肿胀(受累肌腱部位肿胀程度因病情而异及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活动受限(因疼痛肿胀致受累肌腱相关关节活动受限及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不同影响)。
疼痛
一般性表现:肌腱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通常在活动受累肌腱时疼痛会加重,休息时可有所缓解。例如,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患者,在做拧毛巾、提重物等涉及前臂伸肌肌腱活动的动作时,肘部外侧会出现明显疼痛。不同部位的肌腱炎疼痛特点略有差异,如跟腱炎患者,足跟上方的跟腱部位会有疼痛,行走、跑步等活动会使疼痛加剧。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肌腱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疼痛表现可能因儿童表述不清而被忽视。儿童肌腱炎可能与过度活动有关,如过度玩耍导致的肌腱劳损,疼痛可能在活动后更明显,且儿童可能会出现局部不敢活动、哭闹等表现。老年人肌腱炎的疼痛可能与肌腱退变、慢性劳损等因素相关,疼痛往往持续存在,且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能更大,比如老年人跟腱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功能。
性别差异:一般来说,性别本身对肌腱炎疼痛的基本表现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人从事的活动不同,可能导致不同部位肌腱炎的发生率有所差异。例如,男性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较多时,肩部肌腱炎(如肩袖肌腱炎)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女性由于日常活动中可能有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抱孩子等,可能会增加手腕部肌腱炎的发生风险,但疼痛表现本身主要还是与肌腱炎的病理改变相关,即受累肌腱部位的疼痛。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重复性、过度使用某部分肌腱的工作或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肌腱炎疼痛。比如,打字员由于频繁使用手部肌腱,可能会出现手部屈肌腱炎,疼痛在长时间打字后明显加重;爱好运动的人如果运动姿势不正确、运动强度突然增加等,也容易引发相应部位肌腱炎的疼痛,如篮球运动员可能因频繁跳跃、急停急转等动作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腱炎,出现疼痛。
病史相关:有既往肌腱损伤史的人,再次发生肌腱炎的概率较高,疼痛可能更顽固。例如,曾经有过跟腱拉伤病史的人,再次出现跟腱炎时,疼痛可能比首次发作时更剧烈,且恢复时间可能更长。
肿胀
局部表现:受累肌腱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等。以腱鞘炎为例,如屈肌腱腱鞘炎,会出现手指掌侧的肿胀,可摸到硬结,压痛明显。肌腱炎引起的肿胀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肌腱炎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轻微肿胀,重度肌腱炎则肿胀较为明显,甚至可能影响肢体的正常形态。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肌腱炎导致的肿胀可能相对较难发现,因为儿童组织较为娇嫩,肿胀可能不太明显,但仍可通过局部触摸发现轻微的肿胀感。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肌腱炎引起的肿胀消退可能较慢,且肿胀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活动度,进一步加重不适。女性如果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炎症反应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一般对肌腱炎肿胀的基本表现影响不大,不过在治疗时需要考虑激素水平等因素对炎症的影响。有长期慢性疾病病史的人,如糖尿病患者,肌腱炎引起的肿胀可能需要更谨慎处理,因为糖尿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等,肿胀部位的护理需要更加注意,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活动受限
具体表现: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会出现受累肌腱相关关节的活动受限。比如,肩周炎其实也涉及肩部肌腱的炎症,患者会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正常上举、外展等。肌腱炎导致活动受限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轻度肌腱炎可能只是活动时稍有不适,活动范围略减小;重度肌腱炎则可能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甚至无法完成一些基本的动作。
年龄与活动受限:儿童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运动功能,比如手部肌腱炎可能使儿童不敢用手抓握物品,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生活独立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跟腱炎导致行走困难,会使老年人出行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不同性别的人在面对活动受限带来的影响时,应对方式可能不同,但都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等以恢复关节活动度。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的人如果出现颈部肌腱炎,可能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影响其正常的头部转动等动作,需要调整生活方式,适当进行颈部活动和锻炼来改善。有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人,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需要结合既往病史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比如曾有肩部手术史的人出现肩部肌腱炎,活动受限的康复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