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常见颈部疾病,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因素、颈部受风寒等引起,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需与颈椎病急性发作等鉴别,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当活动颈部等非药物干预,大多预后良好但易复发,要保持正确睡姿、选合适枕头、注意颈部保暖、适当锻炼颈部肌肉来预防。
一、落枕的定义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又称失枕,主要是指人在睡眠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多因睡眠时颈部姿势不当、枕头高度不合适或颈部受风寒等因素引起。
二、落枕的常见原因
睡眠姿势不当:睡眠时如果长时间保持过度扭转、过屈或过伸的颈部姿势,会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落枕。例如,有些人喜欢趴着睡觉,这种姿势会导致颈部肌肉严重失衡,增加落枕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睡眠姿势不当引发落枕,青少年由于睡眠时活动相对较多,也可能出现此类情况;对于老年人,本身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有一定退变,更易因不良睡姿导致落枕。
枕头因素:枕头高度不合适是导致落枕的常见原因之一。过高的枕头会使颈部过度前屈,过低的枕头则无法有效支撑颈部,都会使颈部肌肉、韧带等长时间处于紧张或松弛状态,进而引发落枕。不同性别对枕头高度的适应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合适的枕头高度应能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对于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群,更需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来预防落枕。
颈部受风寒:睡眠时颈部暴露在外,受寒冷刺激,会引起颈部肌肉痉挛,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落枕。季节变化时,如秋冬季节,气温较低,若不注意颈部保暖,更容易发生颈部受风寒引发的落枕。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季节交替时都要尤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而出现落枕情况。
三、落枕的临床表现
颈部疼痛:疼痛通常较为明显,多为单侧颈部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背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有轻微不适感,重者则疼痛剧烈,影响日常活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相对较差,而青少年可能相对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疼痛,但都会因疼痛影响颈部活动。
颈部活动受限:患者颈部向一侧转动、前屈、后伸等活动明显受限,难以自如地完成正常的颈部动作,如转头看东西、低头看书等都会受到影响。对于儿童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家长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落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如睡眠姿势、颈部受风寒等情况)、临床表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来进行诊断。医生一般通过体格检查,观察颈部肌肉有无紧张、压痛等情况来辅助诊断。例如,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颈部肌肉,判断是否有僵硬、压痛部位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颈椎病急性发作、颈部肌肉拉伤等疾病相鉴别。颈椎病急性发作除了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外,还可能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神经受压症状;颈部肌肉拉伤多有明确的颈部拉伤病史,疼痛部位可能更局限,受伤当时多有明显的疼痛加剧等表现。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可以进行鉴别。
五、落枕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热敷: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颈部疼痛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儿童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可选择温度适中的热毛巾,并密切观察儿童反应。
按摩:由专业人员或家人进行适当的颈部按摩,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颈部的上方开始,逐渐向下方按摩,重点按摩疼痛肌肉部位。但对于老年人或有颈部疾病史的人群,按摩时要格外谨慎,避免用力不当加重病情。
适当活动颈部:在疼痛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缓慢、轻柔的颈部活动,如左右转动头部、前后屈伸头部等,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在其疼痛缓解后,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轻柔颈部活动,但要注意活动幅度和力度。
六、落枕的预后与预防
预后:大多数落枕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和休息后,症状可在数天内逐渐缓解并恢复正常。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不注意预防,可能会反复发作。对于有基础颈部疾病的患者,落枕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要引起重视。
预防: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选择合适高度、软硬适中的枕头,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部受风寒侵袭。此外,平时可适当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如做颈部伸展运动等,有助于预防落枕的发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重视颈部的保养和预防,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颈部姿势和习惯,老年人则要特别关注颈部的健康维护,降低落枕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