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经肾小球滤过排出,成年男性血清肌酐正常值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其偏高有生理性(肌肉量差异、饮食)和病理性(肾脏疾病、其他疾病)因素。危害包括对肾脏进一步损害及对全身多系统影响。检查有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检测及肾脏超声等,诊断需结合多项检查和病史等。应对分针对生理性(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和病理性(肾脏疾病及其他疾病相关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肌酐偏高各有注意事项,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老年人选药需谨慎且定期体检,妊娠期女性要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一、肌酐偏高的定义及正常范围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清肌酐的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和人群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男性血清肌酐正常值约为53~106μmol/L,成年女性约为44~97μmol/L。

二、肌酐偏高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肌肉量差异:肌肉发达的人,如运动员等,由于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较多,可能会出现肌酐偏高的情况。因为肌肉是肌酐的主要生成来源,肌肉量越多,肌酐生成量相对越高。

2.饮食因素:短期内大量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如肉类等,会使体内肌酐生成增加。这是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会产生肌酐,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导致肌酐生成量超出正常的代谢排出能力,从而引起肌酐暂时性偏高。

(二)病理性因素

1.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都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肌酐排出减少,导致血清肌酐升高。例如,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就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随着病情进展,肌酐会逐渐升高。

肾小管功能障碍:某些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或药物、中毒等因素导致肾小管功能受损时,虽然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但肌酐的分泌和重吸收可能会受到影响,也可能引起肌酐偏高。

2.其他疾病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肌酐排出减少,从而导致肌酐偏高。同时,心力衰竭时体内的一些内分泌紊乱等因素也可能参与肌酐水平的变化。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代谢率降低,肌酐生成减少,但同时肾脏排泄肌酐的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总体上可能出现肌酐偏高的情况,这与甲状腺激素对机体代谢和肾脏功能的综合影响有关。

三、肌酐偏高的危害

1.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肌酐偏高往往提示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不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干预,肾脏损伤可能会逐渐加重,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为肾衰竭。例如,肾小球滤过功能持续下降会使更多的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加重肾脏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2.对全身多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肌酐偏高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高肌酐水平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

消化系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堆积影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长期如此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患者营养状况恶化。

神经系统:可能出现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等,这与体内肌酐等毒素蓄积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有关。

四、肌酐偏高的检查与诊断

(一)检查项目

1.血清肌酐检测:这是最常用的检测指标,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酐水平来初步判断肾功能情况。如果血清肌酐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异常。

2.尿素氮检测:尿素氮也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与肌酐一起检测。尿素氮和肌酐的比值等可以帮助鉴别肾功能异常的原因是肾前性、肾性还是肾后性等。例如,肾前性因素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时,尿素氮升高比肌酐更明显,尿素氮/肌酐比值常大于20;而肾性因素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时,两者升高程度往往较为接近。

3.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或核素等方法准确评估GFR,GFR能更直接地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例如,根据血清肌酐、年龄、性别等因素通过CKD-EPI公式等计算GFR,GFR下降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当GFR低于60ml/(min·1.73m2)且持续超过3个月,同时伴有肾脏损伤(如尿蛋白阳性等),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4.肾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通过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有助于发现肾脏是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肾结石、肾囊肿、肾脏萎缩等情况,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肌酐偏高。

(二)诊断流程

首先通过血清肌酐等初步检测发现肌酐偏高,然后进一步进行尿素氮检测、GFR评估以及肾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肾脏疾病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等)、症状(如是否有水肿、高血压、乏力等)来综合诊断肌酐偏高的原因。例如,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肌酐偏高,需要考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通过进一步检查尿蛋白等相关指标来明确诊断。

五、肌酐偏高的应对措施

(一)针对生理性因素的应对

1.调整饮食:对于因短期内大量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导致肌酐偏高的人群,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保持均衡饮食。例如,减少肉类、蛋类、奶类等高蛋白食物的过量食用,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

2.适度运动:对于肌肉发达导致肌酐偏高的人群,要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肌肉进一步损伤。但如果是运动员等特殊人群,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调整运动强度和饮食,以维持肌酐在相对合理的范围。

(二)针对病理性因素的应对

1.肾脏疾病相关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例如,对于轻度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膜性肾病等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等),控制血压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如贝那普利、氯沙坦等,同时要控制血脂,使用他汀类药物等。

其他肾脏疾病:对于肾小管疾病等,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去除药物等中毒因素,治疗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相关的基因问题等(但基因治疗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临床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2.其他疾病相关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心力衰竭,包括改善心脏功能,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减轻心脏负荷,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地高辛等)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如控制高血压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从而可能使肌酐水平恢复到相对正常范围。

六、特殊人群肌酐偏高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肌酐偏高需要特别重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脏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肌酐偏高,如肌肉发育相对较快等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同时要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合理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影响肾脏发育。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肌酐偏高,如先天性肾脏疾病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并且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肾脏疾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肌酐偏高更要关注,老年人肾脏功能本身逐渐衰退,肌酐偏高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较为明显。在应对措施上,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药物,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于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肌酐偏高,在治疗原发病时,要考虑药物对肾脏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肾脏负担较小的药物。同时,老年人要注意定期体检,监测肌酐等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老年人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但运动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等,以减轻肾脏负担。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肌酐偏高需要格外注意,妊娠期女性肾脏负担加重,正常情况下肌酐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升高,但如果升高过多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警惕。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胎儿的情况,对于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肌酐偏高,要谨慎选择治疗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妊娠期女性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定期进行产检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肌酐偏高
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μ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肌酐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是人体肌肉的代谢产物,表现出肌酐偏高的现象,可能是体内失水过多,血尿浓缩,肾血流量减少造成的。其次,当剧烈运动后,也会有肌酐增高的现象,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此外,当肾脏受到损伤,造成排泄功能异常,毒素在体内长期的堆积,这种情况也是会造成肌酐偏高的。
肌酐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血清中肌酐升高,需要积极寻找原因,有些情况在轻度升高的时候,是由于外源性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当恢复正常饮食以后,肌酐会降低到正常。绝大部分情况下,肌酐升高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受到损害,而不能充分排出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降低肌酐的治疗。降低肌酐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以外,
治疗肌酐偏高的中成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肌酐偏高正常具有丹参红花和黄芪等中成药物,这些药物里面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有扶正益肾的作用,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是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能私自或者私自服用药物。此外在服药期间防止服用其他药物,不然就会造成药物相互的作用,造成身体不适。
治疗肌酐偏高的中成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肌酐偏高正常具有丹参红花和黄芪等中成药物,这些药物里面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有扶正益肾的作用,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小。是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不能私自或者私自服用药物。此外在服药期间防止服用其他药物,不然就会造成药物相互的作用,造成身体不适。
肌酐偏高吃什么可降低?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升高主要是由于肾脏本身的排毒功能下降,毒素累积在体内造成的。可以通过控制摄入量,促进排泄这两方面来降低肌酐。同时服用促进肠道排泄的药物,来降低肌酐。在平时的饮食方面也要少吃盐,不吃重口味的食物,也不要吃脂肪过多的食物,也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肌酐偏高一点点有事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偏高一点点也是有问题的,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99%都是经过肾脏排泄,因此肌酐偏高以后,说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提示可能有肾脏相关疾病,多见的病因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iga肾病,代谢综合征等。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评估肾脏损害程度,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肌酐偏高是什么原因?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酐是人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肌酐偏高一般指血肌酐偏高,造成肌酐偏高的原因有:1、体内失水,多尿期血尿浓缩,肾血流量减少,表现出肌酐偏高;2、剧烈运动后,由于肌肉多以及活动量大,可造成肌酐偏高;3、肾脏受损,排泄功能降低,毒素在体内堆积,造成肌酐偏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人血肌酐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男性53-106umol/l,女性44.2-88.4umol/l。血肌酐超过这个值,说明血肌酐偏高。血肌酐说明肾脏功能出了问题。正常人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自身损伤70%以下,肾功能都处于代偿期内,肌酐不会升高。当肾脏损伤超过70%的时候,超过了肾脏代偿能力,肌酐开始
尿素氮正常,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现阶段的情况是。化验血肌酐偏高。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表现出肌酐偏高,肾功能损害早期可能性大。正常人体检发现略偏高。建议复查。意义不大。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要多吃蔬菜水果。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肾功能损害达到50%以上,血肌酐才会增高。如果血肌酐如果轻度增高,可能是肾衰竭的代偿期,如果中度增高,可能是肾衰竭的失代偿期,若是增高特别明显,甚至中重度增高,那可能就是尿毒症了。血肌酐偏高不多,可以再复查肾功能。
血清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张洪霞 副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终产物,血肌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尿,然后从尿中排泄出来的。因此根据原理来说,肾脏损害,肌酐就会出现增高的情况。但是肾脏有强大的代谢能力,所以如果肾脏只是轻度的损伤,肌酐并不会明显增高。当肾功能损害50%以上时,血肌酐才会明显增高。因此肌酐一般不作为肾脏早期信号的指标,而用于肾衰的和透析的指标。肌酐如果轻度的增高,可能是
肌酐偏高是肾炎吗
夏志银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肌酐增高并不一定是肾炎。很多患者有血肌酐的升高,但是并没有肾炎。肌酐增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肾脏功能损害,但这种损伤并不一定是肾炎导致,有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功能损伤。但是肾炎的确有可能会因为肾脏功能损伤出现肌酐偏高的情况。所以肌酐高的患者需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肌酐升高。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高晖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血肌酐的水平代表患者肾脏的状况。以前临床上血肌酐统一定为110μmol/L,此时如果患者血肌酐水平超过110μmol/L,则考虑肾脏功能异常。目前随着各种计算公式的出现,血肌酐的水平比较精确。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即很多患者临床上七十、八十的血肌酐的水平则提示已经超标,此时往往引起患者不必要的负担,根据临床上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七十、八十
肌酐偏高会自愈吗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血肌酐偏高,有可能会自己恢复。通过注意休息,低嘌呤、低钠、低脂饮食。同时不要熬夜,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护肾脏的药物,肌酐可以恢复到正常。如果肌酐进行性升高,需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控制肌酐升高。
肌酐偏高饮食注意什么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肌酐偏高患者饮食要注意以下方面:一、不能吃含钠盐较高的食物,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如腌制食品中的咸肉、腊肉、咸菜等。二、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或油炸油腻食物、戒烟戒酒。三、不能吃含磷高的食物,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其他疾病症状,如菠菜等。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五、选择优质蛋白食物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猪肉、鸡肉、牛肉、
肌酐偏高禁吃什么食物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肌酐偏高患者饮食禁忌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不可吃含钠盐较高过咸的食物,以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如腌制食品中的咸肉、腊肠、咸菜等。二、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油炸、油腻的食物及烟酒。三、不能吃含磷高的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并发症。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豆皮等。五、避免高蛋白饮食,需要优质低蛋白饮食,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猪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