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肝损伤能否恢复取决于损伤原因和干预措施。
若是由短期因素导致,如药物性肝损伤,在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后,肝脏有较大可能恢复正常。因为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去除损伤因素后,肝细胞可逐渐修复和再生。
但如果是长期慢性因素引发,如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恢复难度会增加。慢性乙肝患者若未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病毒持续复制会不断损伤肝脏,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此时肝脏恢复较为困难。酒精性肝病患者若继续饮酒,肝脏损伤会持续加重。
不过,即使处于慢性阶段,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发现弥漫性肝损伤后,应尽快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增加恢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