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但不会影响生殖系统功能或导致胎儿畸形,因此乙肝患者具备怀孕的生理条件。
若患者肝功能正常且病毒载量较低,通常可直接备孕,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情况。若肝功能异常或病毒载量较高,需先通过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和保肝治疗控制病情,待指标稳定后再考虑怀孕,以降低孕期肝衰竭、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风险。
怀孕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产检,包括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B超检查,并在孕24-28周根据病毒水平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形成双重保护屏障。若母亲病毒载量低且肝功能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