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可通过粪-口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
1.粪-口传播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此途径传染。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如未煮熟的贝类、受污染的饮用水等,健康人摄入后,病毒经口腔进入消化道,进而引发感染。在卫生条件较差、人口密集地区,易出现聚集性传播。
2.血液传播
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可通过血液途径传染。如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病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感染。
3.母婴传播
乙肝、丙肝病毒存在母婴传播风险。感染病毒的孕妇在孕期、分娩过程或产后哺乳时,都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
4.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丙肝、丁肝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生殖器黏膜破损处易成为病毒入侵通道,导致感染。性伴侣数量多、存在其他性传播疾病,会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