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导致的变矮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通过积极干预可防止进一步加重。
骨质疏松引起的身高缩短,主要因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椎体骨量流失后质地变脆,受体重压迫易发生楔形变形或压扁,导致脊柱缩短、弯腰驼背,这种骨骼结构的改变多为不可逆。一旦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即使经过治疗,也很难恢复到原有的高度和形态。
然而,及时干预能避免身高继续变矮。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使用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可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新发骨折风险;同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椎体进一步压缩。对于严重的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等手术可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但也无法完全逆转已发生的身高缩短。
因此,骨质疏松患者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重点在于预防椎体再骨折,而非逆转已有的身高变化,以维持现有骨骼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