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
1.急性肝炎
病程在半年以内,起病急,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血清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部分患者不经治疗可自愈,多见于甲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2.慢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但有慢性肝炎表现。患者可有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度,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长期治疗控制病情。
3.重型肝炎
病情危重,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表现为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凝血功能障碍等,病死率高,需及时抢救治疗。
4.淤胆型肝炎
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黄疸持续时间长,皮肤瘙痒明显,血清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病程较长,预后大多良好。
5.肝炎肝硬化
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展为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较轻,失代偿期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