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可能意味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等。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迫使血液分流至食管和胃底的静脉,导致这些静脉扩张、迂曲形成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壁薄且脆弱,在进食粗糙食物、剧烈咳嗽、呕吐等外界压力刺激下,极易破裂出血,引发大量吐血。
2.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时肝细胞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会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和血小板减少,使得机体凝血机制出现问题,轻微损伤就可能引发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吐血、黑便等症状。
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门静脉高压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使胃黏膜缺血、缺氧,导致胃黏膜防御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发生糜烂、溃疡,进而引起出血。当出血量较大时,就会出现吐血现象,这种出血通常不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凶猛,但也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