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包括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肝功能、降低传染性等。
1.抑制病毒复制
乙肝肝硬化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是导致肝脏损伤的根本原因。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逆转录过程,降低血液中乙肝病毒DNA载量,减少病毒对肝细胞的持续攻击。
2.延缓疾病进展
持续的病毒复制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而抗病毒治疗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硬化失代偿及肝癌的发生风险,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经规范治疗后,肝脏纤维化程度甚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
3.改善肝功能
抑制病毒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促进肝功能恢复。通过降低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改善患者乏力、黄疸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降低传染性
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可减少乙肝病毒在家庭及社会中的传播风险,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规范治疗还能降低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概率。
确诊后需尽早启动治疗,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及肝脏超声,出现乏力、腹胀、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劳累和饮酒,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