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1.血液传播
当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进入健康人体内,就可能导致感染。具体来说,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白蛋白等,是常见的传播方式。此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手术器械等,也可能造成传播,这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或不规范的医疗操作中较为常见。还有,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如果这些用品被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污染,健康人使用时一旦皮肤或黏膜有微小破损,就可能感染。
2.性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存在于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通过性行为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都有可能被感染。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就越高。
3.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胎儿或新生儿。在怀孕过程中,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主要的传播发生在分娩时,胎儿通过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此外,产后哺乳如果母亲乳头有破损,病毒也可能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