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肝穿刺活检等。
1.临床症状与体征
患者出现典型肝功能减退症状,如黄疸、肝掌、蜘蛛痣、凝血功能障碍等,以及门静脉高压表现,如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若出现这些症状和体征,需高度怀疑肝硬化。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实质回声及门静脉、脾静脉宽度等,肝硬化时肝脏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增粗;CT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结构变化,判断有无结节、腹水等,辅助确诊肝硬化。
3.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指标中,肝功能检查可见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纤维化指标,如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等升高,提示肝脏纤维化程度,有助于肝硬化诊断。
4.肝穿刺活检
这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情况,明确肝硬化的病理类型和分期。
若想了解肝硬化诊断标准,就医请前往肝病专科或消化内科。提前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如肝炎、饮酒等相关情况。向医生清晰描述症状,如腹胀、乏力等。积极配合进行肝功能、肝脏超声、CT、肝穿刺活检等检查,以综合判断是否符合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