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急性肝损伤发生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肝脏代谢负担。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原则,同时补充维生素,避免饮酒及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为肝脏修复提供营养支持。
2、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遵医嘱选用保肝药物是核心治疗手段,如甘草酸制剂可减轻炎症反应,水飞蓟素能稳定肝细胞膜,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促进肝细胞再生。若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出现凝血障碍则需补充维生素K或凝血因子。
3、物理治疗
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清除血液中毒素和代谢废物,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低温疗法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少肝脏代谢需求,适用于早期肝损伤的辅助治疗。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肝损伤属"胁痛""黄疸"范畴,常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止痛。针灸选取太冲、足三里等穴位可调节肝胆功能,配合中药灌肠能促进毒素排泄。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肝破裂出血、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时,需立即实施手术止血或脓肿引流。对于终末期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性手段,但需严格评估供体匹配度和术后排斥反应。
若出现黄疸加深、持续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前往肝病专科就诊。日常应避免滥用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对乙肝等基础肝病患者需坚持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