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形成与门静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液生成过多、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原因导致。
1、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等导致肝内血管受压、扭曲、闭塞,使门静脉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升高。正常门静脉压力约为13-24cmHO,当门静脉压力超过30cmH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肝硬化患者中,约60%-80%的腹水形成与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减少。正常白蛋白浓度为40-55g/L,当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降低时,血管内液体易漏出至组织间隙,进而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3、淋巴液生成过多
肝硬化时肝窦压升高,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正常时肝淋巴液回流是平衡的,当肝窦压升高超过3mmHg时,肝淋巴液生成速度加快,每日可达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能力,淋巴液就会从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
4、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导致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增多,引起钠、水潴留。同时,门静脉高压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进一步减少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量减少,促使腹水形成。
另外,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等导致基础血容量不足的肝硬化患者,本身有效循环血容量就相对不足,加上肝硬化的影响,更易出现钠、水潴留和肾灌注不足,促进腹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