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的区别在于定义和病程、症状表现、病因及诱发因素等方面。
1.定义和病程
急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急性鼻炎。病程较短,通常在1-2周以内。一般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和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为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迁延所致。病程较长,超过1-2周,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
2.症状表现
急性鼻窦炎全身症状较为明显,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症状主要为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流涕,大量脓性或黏脓性鼻涕,难以擤尽;头痛和局部疼痛较为剧烈,且有时间和部位规律性,如急性上颌窦炎晨起时不明显,午后加重;急性额窦炎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
慢性鼻窦炎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有精神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等。局部症状以流涕为主,多为黏脓性或脓性涕,量较多;鼻塞呈间歇性或经常性;头痛一般不如急性鼻窦炎严重,多为钝痛或闷痛,时间和部位规律性不明显。
3.病因及诱发因素
感染是急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此外,鼻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妨碍鼻窦引流,以及邻近器官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也可诱发。生活方式上,过度疲劳、受寒受湿、营养不良等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
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是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腔及鼻窦的解剖异常,如中鼻道狭窄、窦口阻塞等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变态反应因素也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更容易患慢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