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大汗淋漓、肢体不自主抖动、心跳加快心慌感及明显饥饿感,神经缺糖会致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儿童哭闹)、严重时意识障碍,儿童低血糖易嗜睡,老年人低血糖自主神经症状不典型且神经缺糖症状易被忽视易致严重后果需密切监测处理。
一、自主神经症状
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
当血糖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出汗,多为大汗淋漓,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增加;颤抖表现为肢体不自主抖动,是由于血糖下降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心悸即心跳加快、心慌感,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脏活动增强所致;同时伴有明显的饥饿感,这是因为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的饥饿中枢,引发强烈的进食欲望。
二、神经缺糖症状
1.认知障碍
血糖不足影响大脑正常功能,导致认知障碍,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维持对事物的专注,思维变得迟钝,例如原本能够熟练完成的工作任务,此时无法顺利进行。
2.行为异常
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等情绪变化,对于儿童而言,可能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对血糖变化更为敏感,血糖降低影响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
3.意识障碍
严重低血糖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患者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处于昏迷状态,这是由于大脑长期缺乏葡萄糖供应,功能完全紊乱所致。
三、特殊人群低血糖表现特点
1.儿童
儿童低血糖除了可能出现上述神经缺糖症状中的行为异常(如哭闹)外,还易出现嗜睡表现,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血糖波动对其影响较大,血糖降低时更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嗜睡状态。
2.老年人
老年人低血糖时自主神经症状往往不典型,神经缺糖症状更易被忽视,可能仅表现为意识模糊、认知功能突然下降,而出汗、心悸等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症状不明显,由于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更容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需密切监测血糖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