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B超图像具肿块多不规则边界常不清晰呈毛刺蟹足样、多数低回声、纵横比大于1、可见微小钙化灶、血流内部及周边丰富且有高速高阻频谱等特征,年轻女性乳腺致密需结合其他检查并轻柔操作,老年女性要综合多特征且关注基础疾病,孕期或哺乳期女性操作轻柔并需结合孕周及乳腺生理状态分析。
一、肿块形态
浸润性乳腺癌在B超图像中肿块多呈不规则形,区别于良性肿块常见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形态提示肿瘤生长缺乏有序性,是肿瘤侵袭性生长的表现之一。
二、边界情况
边界通常不清晰,常呈现毛刺状或蟹足样改变,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致使肿块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不明确,与良性肿块边界清晰的特征形成差异。
三、回声特点
多数表现为低回声,相较于正常乳腺组织回声偏低,低回声反映肿瘤内部细胞成分相对较多、间质成分相对较少,与良性肿块的等回声或高回声有所不同。
四、纵横比
纵横比(肿块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大于1,而良性肿块通常纵横比小于1,纵横比大于1提示肿瘤可能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更易向周围组织浸润。
五、钙化情况
可见微小钙化灶,多呈点状或簇状分布,微小钙化是浸润性乳腺癌较具特异性的表现之一,源于肿瘤细胞坏死、变性过程中形成钙化。
六、血流信号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较丰富,且可探及高速高阻的血流频谱,这是由于肿瘤生长迅速,需要丰富血液供应以维持其增殖,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七、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致密,B超图像解读时需结合其他检查(如钼靶等)辅助诊断,避免因乳腺组织遮挡导致漏诊或误诊,检查时操作需轻柔,兼顾患者感受。
老年女性:乳腺组织相对疏松,B超显示相对清晰,但仍需综合肿块的多方面特征判断,同时关注老年女性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对检查及诊断的影响。
孕期或哺乳期女性:进行B超检查时操作应轻柔,避免对胎儿或哺乳期乳腺造成不良影响,且需考虑孕期乳腺生理变化可能对肿块显示的干扰,解读图像时要充分结合孕周及乳腺生理状态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