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在注意方面有课堂难专注听讲、易受任务及活动干扰等缺陷;多动表现为学龄前手脚乱动、学龄期坐立不安等躯体活动过多及摆弄手指等小动作频繁;冲动体现为行为上未经允许抢先发言等、言语上不经思考打断他人,不同年龄阶段症状有差异且需关注不同场景表现以便及时评估。
一、注意缺陷表现
儿童患有多动症时在注意方面可出现多种表现,例如在课堂上难以专注听讲,常走神,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完全记住,完成作业时容易受周围事物干扰而频繁中断,在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如拼图、阅读)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这种注意缺陷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业表现,且在不同环境下(家庭、学校等)均可能体现,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注意力持续时间明显较短。
二、多动表现
1.躯体活动过多:学龄前儿童可能在玩耍时手脚不停乱动,难以安静地坐着玩耍,学龄期儿童在课堂上常出现坐立不安、扭来扭去的情况,无法保持安静的坐姿,喜欢在座位上扭动身体或离开座位,即使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如图书馆)也难以克制自己的躯体活动,这种多动表现较为明显且贯穿于多种场景。
2.小动作频繁:孩子会出现频繁的小动作,如频繁摆弄手指、玩衣角、扯头发等,在进行需要静止的活动时也难以停止这些无目的的小动作,影响正常的活动参与。
三、冲动表现
1.行为冲动:孩子可能在未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就做出行动,比如在集体活动中未经允许就抢先发言、抢夺他人物品,在等待排队时难以克制自己去插队,这种冲动行为往往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出现问题,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2.言语冲动:经常不经思考就打断他人的谈话或活动,在别人说话时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及他人,难以遵循交流中的轮流规则,导致沟通不畅,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多动症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幼儿期可能以过度活动和冲动为主,学龄期则更突出注意缺陷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同时需要关注孩子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症状的差异,如在熟悉环境和陌生环境中的表现可能有变化,家长和教师应密切观察孩子的这些症状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进一步评估是否患有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