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可由水摄入不足和水丢失过多引起,水摄入不足包括婴幼儿喂养不当、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特殊职业人群及有意识障碍患者未及时补水;水丢失过多包括经肾丢失(糖尿病渗透性利尿、尿崩症、长期使用袢利尿剂)和经非肾丢失(高温出汗未补水、严重呕吐腹泻失水为主)
一、水摄入不足
年龄因素:婴幼儿对水的需求相对较高且其表达口渴的能力有限,如果喂养不当,如水分补充不足,尤其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容易出现水摄入不足。例如,一些家长可能没有及时给婴幼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就可能导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于老年人,其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即使身体缺水也较难产生明显的口渴感,若未能主动补充足够水分,也易发生水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该病症。
生活方式因素: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如户外建筑工人等,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同时又因工作原因难以获取充足饮水,就容易出现水摄入不足情况。另外,部分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如昏迷患者,无法自行饮水,若护理不当未及时补充水分,也会导致水摄入不足引发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二、水丢失过多
经肾丢失
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带走大量水分,从而引起水丢失过多。例如,未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就会出现多尿症状,进而使机体失水。还有尿崩症患者,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导致肾脏浓缩尿液功能障碍,大量低渗尿液排出,引起水丢失过多。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如袢利尿剂(呋塞米等),会抑制肾脏髓袢升支对钠、氯的重吸收,导致尿液中钠、氯排出增加,同时带走大量水分,引起水丢失过多。
经非肾丢失
皮肤丢失: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充水分,皮肤丢失的水分增多。比如在炎热夏季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时,大量出汗而未补充足够水分,皮肤丢失的水分就会使机体处于低容量状态,且因失水多于失钠,导致高钠血症。
胃肠道丢失:严重呕吐、腹泻时,胃肠道丢失大量消化液,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钠等电解质。若丢失的消化液以失水为主,就会造成水丢失过多,且钠相对丢失较少,从而引发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例如,急性胃肠炎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和腹泻时,若补液不及时,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