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会出现高钠血症吗

发布于  2024-12-30

1520次浏览

尿崩症患者一般不会出现高钠血症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ADH不敏感,导致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由于大量排尿,尿崩症患者会丢失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血容量下降、低钠血症等并发症。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尿崩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高钠血症,例如:

1.水摄入不足:如果患者饮水过少或长时间不饮水,会导致水分摄入不足,从而引起高钠血症。

2.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在某些情况下,ADH分泌过多会导致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引起水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但如果同时存在水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高钠血症。

3.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肾脏对ADH的反应异常,从而引起尿崩症或高钠血症。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锂盐、氨苯蝶啶等,可能导致肾脏对ADH的作用增强,从而引起尿崩症或高钠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高钠血症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因此,如果尿崩症患者出现高钠血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此外,对于尿崩症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补充水分:根据尿量和体重,合理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2.合理饮食:避免高盐食物,适当增加含钾食物的摄入。

3.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尿量、尿比重、血钠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避免诱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ADH分泌或作用的药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总之,尿崩症患者一般不会出现高钠血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如果出现高钠血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尿崩症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补充水分、定期复查等,以维持身体健康。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是体内血清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水盐失衡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颅咽管瘤是什么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 颅咽管瘤主要位于颅底鞍区,可压迫周围重要的神经结构和血管。其生长较为缓慢,但由于所在位置关键,会逐渐引起一系列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还可能有内分泌功能紊乱,如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尿崩症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肿瘤对下丘脑、垂体等结构的影响密
天天汗蒸能引起骨质疏松吗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天天汗蒸一般不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形成与机体钙质大量流失有关,汗蒸是利用多种物质的发热作用达到驱寒的效果,能够帮助暖体活血,汗蒸过程中会将体内水、电解质一并代谢出,对血钙并没有明显影响,所以天天汗蒸一般不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但天天汗蒸会导致机体水液丢失过量,从而引起脱
4岁的男孩连续天天尿床要不要紧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4岁的男孩连续天天尿床一般要紧。 0-3岁之间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未完善,排尿的习惯也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可能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一般属于生理现象。4岁的男孩如果偶尔尿床一次,可能是由于睡得比较沉、睡前大量喝水等原因导致的,但如果连续天天尿床,则属于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炎症、
脑垂体囊肿发展会有什么后果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垂体囊肿如果持续发展,可能会不断增大,导致正常垂体进一步受压,进而造成垂体功能低下。 此外,根据囊肿的增大方向和压迫部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尿崩症和下丘脑功能障碍等。如果囊肿巨大,向上突入第三脑室,还可能造成室间孔和导水管梗阻,导致脑积水,引起颅内压增高,使头痛加剧。 因
糖尿病引起夜间口干是怎么回事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引起夜间口干考虑是高血糖、副肾性尿崩症、神经病变等原因造成的。 1、高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当血糖水平长时间升高时,体内尿糖浓度增加,导致尿量增多并频繁排尿,而频繁排尿会导致身体失去更多的水分,从而造成脱水和口干。 2、副肾性尿崩症 某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展成副肾性尿崩症,此时由
癌症晚期突然大量喝水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癌症晚期患者突然大量喝水可能是身体极度缺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影响等原因引起的。 1.身体极度缺水 癌症晚期患者可能因肿瘤消耗导致身体极度缺水,从而出现口渴而大量喝水的现象。此时身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状态,水分流失加快,需要通过大量饮水来补充。 2.电解质紊乱 可能是出现了电解质紊乱,例如高钠血症等,会引
怎样调整电解质紊乱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调整电解质紊乱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 1、调整饮食 低钾患者可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土豆等;低钠患者则要注意减少盐的过度限制,合理增加盐分摄入。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补充或纠正部分电解质的异常。 2、药物治疗 高钠血症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促进钠
癌症晚期会有尿崩症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癌症晚期是不是会有尿崩症,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若患者的癌症晚期不属于泌尿系统,并且肾脏受损不严重,括约肌功能完好,同时及时对症处理,控制病情发展,此时一般不会发生尿崩症。若患者癌症晚期扩散至肾脏部位,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排尿括约肌失控,影响尿液排泄功能。并且患病后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此
脑膜瘤手术后遗症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膜瘤手术后遗症包括但不限于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颅内血肿、脑脊液漏、精神心理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1.神经功能障碍 手术可能会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麻木、感觉异常、语言障碍、视力下降等。这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手术的操作情况。如果损伤重要的
脑垂体瘤手术后遗症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垂体瘤手术后遗症主要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视力视野障碍加重、脑脊液漏、颅内出血、中枢性高热等。 1.垂体功能减退 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垂体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垂体分泌的激素减少,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分泌不足,进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等
中枢性尿崩症能治好吗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中枢性尿崩症一般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治疗,控制延缓病情发展。中枢性尿崩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所致,往往由于自发性变性或手术外伤等原因。垂体后叶破坏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量增多出现中枢性尿崩,垂体被破坏后不容易恢复,所以中枢性尿崩是终身性疾病。但目前中枢性尿崩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用药可以减少尿量甚至尿量可基本控制在正常人水平。
尿崩症和尿频的区别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尿频是排尿次数增多,但是排尿的总量不一定增多,尿频大多是因为喝水多或者泌尿系统的炎症而引起的。尿崩症是中枢性的疾病,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部分或者完全破坏而引起的,发病机制不一样,大多数尿频预后好,耳尿崩症可能会终身用药。
小儿尿崩症的早期症状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尿崩症早期症状会表现为排尿次数异常,主要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有的还会出现尿频、尿痛症状,还有孩子会出现口渴症状,主要是因为当孩子排尿量比较多时候没有及时进行补充水分所导致情况,所以孩子身体出现自我保护性反应会引起口渴症状,还会导致孩子皮肤干燥、口唇干燥、睡眠质量下降、每天精神状态比较差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