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采用诺丁汉系统,依据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分级和有丝分裂计数分为Ⅰ级高分化、Ⅱ级中分化、Ⅲ级低分化;分期采用TNM系统,T评估原发肿瘤、N评估区域淋巴结、M评估远处转移,组合成0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年龄、激素受体等因素影响分级分期及治疗预后,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升高患病风险需关注分级分期变化。
一、乳腺癌分级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通常采用诺丁汉分级系统,主要依据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分级和有丝分裂计数三个指标进行评分,总和分为3个等级:
Ⅰ级(高分化):腺管形成程度好(>75%),细胞核分级低(1级),有丝分裂计数低(<10个/10HPF),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Ⅱ级(中分化):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分级和有丝分裂计数处于Ⅰ级和Ⅲ级之间,恶性程度中等。
Ⅲ级(低分化):腺管形成程度差(<10%),细胞核分级高(3级),有丝分裂计数高(>20个/10HPF),恶性程度较高。
二、乳腺癌分期
乳腺癌分期主要采用TNM分期系统,T(原发肿瘤)、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分别评估:
T分期:
Tis:原位癌(非浸润性癌,如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等);
T1:肿瘤最大径≤2cm;T1a:≤0.5cm,T1b:0.5~1cm,T1c:1~2cm;
T2:肿瘤最大径>2cm但≤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T4:肿瘤直接侵犯胸壁或皮肤(包括炎性乳腺癌)。
N分期: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腋窝可推动的淋巴结转移;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N3: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组合:
0期:TisN0M0;
Ⅰ期:T1~2N0M0;
Ⅱ期:T0~1N1M0、T2N0~1M0、T3N0M0;
Ⅲ期:T0~2N2M0、T3N1~2M0、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任何T任何NM1。
不同分级和分期反映了乳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进展情况,对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等因素在治疗耐受性上有差异;女性患者需关注激素受体、HER2等分子特征对分级分期评估及治疗的影响;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群乳腺癌风险可能升高,进而影响分级分期判断;有乳腺癌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需更密切监测分级分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