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形成与胚胎发育、激素水平、遗传以及体重变化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胚胎发育时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奠定基础,激素水平影响其增生等,遗传增加发生概率,体重变化及不良生活方式也有一定影响。
胚胎发育因素:在胚胎发育早期,人类从腋窝到腹股沟的两条线上会有6-8对乳腺始基,正常情况下,除了胸前的一对乳腺始基会发育成乳房外,其余的乳腺始基会在出生前逐渐退化消失。如果某些乳腺始基没有完全退化,就会形成副乳,这种情况在胚胎发育阶段就已奠定基础,不同性别都可能受到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胚胎时期都存在乳腺始基发育的情况,只是女性后续因激素等因素可能更易出现副乳相关表现。对于女性而言,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等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时期,未退化完全的乳腺始基可能会因激素刺激而增生,导致副乳更明显;男性也可能因胚胎时期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而出现副乳,但相对女性较少见。
激素水平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在青春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乳腺开始发育,而对于那些未退化完全的乳腺始基,激素的刺激会使其像正常乳房一样对激素产生反应,进而出现增生等情况。例如,在青春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可能促使副乳组织生长,使得副乳更为明显。妊娠期和哺乳期时,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会进一步刺激副乳组织,导致副乳增大,有的女性可能会感觉到副乳胀痛等不适。
遗传因素:遗传在副乳的形成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副乳遗传史,那么个体发生副乳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基因的遗传可能影响乳腺始基的退化过程,使得某些人更容易出现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的情况,从而引发副乳。比如家族中母亲有副乳,其女儿发生副乳的可能性会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相对高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增加了发生的风险。
体重变化及生活方式:体重的显著变化可能与副乳形成有关。当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时,身体脂肪分布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原本未退化完全的乳腺组织周围脂肪堆积,使得副乳看起来更明显。例如,一些人在肥胖期间,副乳部位的脂肪增多,副乳表现得更为突出。另外,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伏案、姿势不良等,可能会影响局部的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进而对副乳的形成或表现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激素、胚胎发育等因素来说较为间接。不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保持正确姿势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循环代谢,可能对副乳的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