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发病因素包括遗传上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影响机体修复DNA致细胞异常增殖癌变,激素相关方面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晚、未生育等及长期服用含雌激素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使雌激素水平异常增加风险,生活方式中绝经后肥胖致雌激素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影响雌激素代谢或损伤细胞DNA增加风险,环境因素里长期暴露电离辐射或接触环境污染物会损伤细胞DNA或干扰激素平衡等增加发病几率。
一、遗传因素
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较为知名的高危因素。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基因的女性,其一生中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常人。例如,有研究显示,携带BRCA1突变的女性,在50岁时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约为50%-85%,而BRCA2突变携带者相应风险也可达45%-75%,这些基因变异会影响机体修复DNA的能力,进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引发癌变。
二、激素相关因素
1.月经与生育相关激素:月经初潮年龄过早(≤12岁)、绝经年龄过晚(≥55岁),会使女性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延长,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此外,未生育女性、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0岁以及未哺乳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不利于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调节,也会提升乳腺癌发生几率。因为妊娠和哺乳过程会对乳腺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产生调节作用,缺失这些过程则可能打破平衡。
2.外源性雌激素暴露: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会使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处于较高状态,干扰乳腺组织的正常代谢,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例如,长期使用HRT超过5年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较未使用者有所升高。
三、生活方式因素
1.肥胖: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肥胖,体内脂肪细胞会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乳腺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30的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BMI正常(18.5-23.9)的女性高出约2倍。
2.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同时酒精代谢产物可能直接损伤乳腺细胞DNA,增加乳腺癌发生几率。有研究发现,每天饮酒1杯以上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较不饮酒者升高约10%-15%。
四、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如接受过胸部放疗等,会损伤乳腺细胞的DNA结构,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引发癌变。此外,某些环境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等,也可能通过干扰体内激素平衡或直接损害细胞功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