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是TNM分期中出现远处转移(M1)的Ⅳ期乳腺癌,有骨转移致骨痛等、肝转移现肝功异常等、肺转移有咳嗽等、脑转移现神经症状等表现,通过胸部CT等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治疗有全身的化疗、内分泌、靶向及局部放疗,不同人群需考虑年龄耐受性、女性内分泌治疗相关情况、健康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来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一、定义
晚期乳腺癌是指乳腺癌发展至病情较为严重阶段,通常表现为肿瘤出现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组织的乳腺癌类型,在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系统中对应Ⅳ期。
二、分期依据
晚期乳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体系,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情况、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当出现远处转移(M1)时即判定为晚期乳腺癌。
三、临床表现
1.转移部位相关症状
骨转移:可出现骨痛,疼痛部位因转移骨不同而异,严重时可引发病理性骨折;
肝转移: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食欲减退等表现;
肺转移:可能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CT:用于排查肺部转移情况;
腹部超声或CT:可了解肝、腹腔等部位有无转移;
骨扫描:有助于发现骨转移病灶;
头颅MRI:用于检测脑部是否存在转移。
2.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对辅助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需结合影像学等综合判断。
五、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
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常用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内分泌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如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患者使用HER2靶向药物等。
2.局部治疗:对于转移灶可考虑局部放疗等手段,以缓解转移灶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六、不同人群需考虑的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治疗时需更谨慎评估,优先选择对机体影响较小且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治疗方案;
性别因素:女性患者若涉及内分泌治疗,需关注激素相关副作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考虑个体化激素调节方案;
生活方式: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配合治疗;
病史因素:需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制定更安全、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中出现相互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