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由发热引发的惊厥事件主要发于6月龄至5岁儿童与大脑发育未完善及感染致体温骤升相关部分患儿有遗传易感性发作多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等持续短可自行缓解诊断依据含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紧急处理有呼吸道管理退热干预和病因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发展为癫痫需长期随访特殊人群中婴幼儿需密切监测体温防包裹过严有家族史儿童要留意发热并记录表现既往有惊厥史儿童再次发热应更早采取退热等措施且遵用药规范和安全护理。
一、定义与发病概况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由发热引发的惊厥事件,主要发生在6月龄至5岁儿童群体,其发生与儿童大脑发育未完善及感染导致的体温骤升密切相关,部分患儿存在遗传易感性。
二、临床表现特征
发作时多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具体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凝视、牙关紧闭、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发作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多数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
三、诊断依据
1.病史:主要依据发热初期出现惊厥发作的病史。2.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的惊厥发作表现。3.辅助检查:需通过血常规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脑电图可辅助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惊厥。
四、紧急处理措施
1.呼吸道管理:立即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吸氧以维持呼吸功能。2.退热干预:积极控制体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如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促进散热;同时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药物退热,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不合理使用退热药物。3.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发热的原发病进行处理,若为感染因素导致,需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五、预后及随访
多数高热惊厥患儿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成熟,惊厥发作次数会减少并停止。但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癫痫等情况,因此需要长期进行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后续问题。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发热时更易诱发惊厥,护理中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时可适当采取物理降温,且要避免包裹过严影响散热从而加重发热。2.有家族史儿童:家长需格外留意其发热状况,一旦发热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时的具体表现等信息,以便就医时能准确提供病史资料。3.既往有高热惊厥史儿童:再次发热时应更早采取退热及预防惊厥发作的措施,如在发热初期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预防惊厥,但必须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杜绝药物滥用情况发生,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全方位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