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与规律运动使BMI处于适宜范围,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合理饮食保证蔬果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并控制酒精摄入,40岁以上每年行乳腺X线检查、40岁以下高危人群提前筛查,激素替代治疗谨慎,避免致癌因素暴露,重视至少6个月母乳喂养以降低乳腺癌风险。
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维持健康体重:成年女性应通过合理饮食与规律运动将身体质量指数(BMI)维持在18.5~23.9kg/m2范围内,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会显著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超重肥胖与雌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相关,进而提升乳腺癌发病几率。
2.适度运动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与乳腺癌相关的激素水平,从而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长期坚持规律运动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对更低。
二、合理饮食调节
1.均衡营养摄入:保证饮食中富含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剂等成分有助于抵御细胞氧化损伤,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建议每日摄入5种以上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取,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饮食会影响内分泌平衡,增加乳腺癌发生可能性。
2.控制酒精摄入:女性应尽量避免饮酒或限制酒精摄入量,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0g,研究发现酒精摄入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殖,进而提高乳腺癌发病风险。
三、定期乳腺筛查
1.适龄筛查安排: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这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之一,能早期发现乳腺微小病变;40岁以下存在乳腺癌高危因素(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等情况)的人群,可在医生评估后提前进行乳腺超声等筛查项目,早期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干预措施。
四、激素相关因素注意
1.激素替代治疗谨慎:长期使用雌激素为主的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女性在考虑激素替代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充分权衡利弊,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风险收益比,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更加谨慎选择激素替代治疗方式。
五、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1.避免长期致癌因素暴露:尽量减少环境中有害物质接触,如某些化学污染物等,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远离不必要的辐射源,做好防护措施。
2.重视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女性乳腺健康有保护作用,建议母乳喂养至少持续6个月,母乳喂养过程中乳腺组织的生理变化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这一保护作用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