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的处理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医疗场所处理及后续护理与预防。现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医疗场所需监测生命体征、用药物等控制惊厥、寻找并治疗病因;后续要做好患儿护理,包括休息观察、饮食护理,还要通过体温管理、及时治疗原发病等预防复发,尤其婴幼儿和有家族史患儿需精心护理。
一、现场紧急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解开患儿颈部过紧衣物,确保呼吸顺畅。对于婴儿,要避免阻塞口鼻的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2.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硬的物体,在患儿上下牙齿之间可垫入柔软的物品,如纱布,但要注意不要强行撬开牙齿,以免损伤牙齿和口腔黏膜。
二、医疗场所的处理
1.监测生命体征:医生会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婴幼儿,要特别关注其精神状态和面色变化。
2.控制惊厥
止惊药物:常用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止惊,地西泮通过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效应来发挥抗惊厥作用。但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征,避免不恰当使用。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辅助降温,温水擦浴是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体温,适用于体温不是极高的患儿,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低刺激。
3.寻找并治疗病因
感染因素: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会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采取相应治疗,如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对于有感染病灶的情况,要及时处理感染源。
非感染因素:若为非感染因素导致的高热,如中暑等情况,会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处理,如将中暑患儿转移至通风凉爽处等。
三、后续护理与预防
1.患儿护理
休息与观察:让患儿充分休息,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有无再次惊厥发作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要加强看护。
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
2.预防复发
体温管理:在患儿发热初期,就要积极进行体温监测,当体温超过38℃时,可采用适当的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体温迅速升高引发惊厥复发。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家长要掌握正确的降温方法和时机。
及时治疗原发病:如果患儿存在易引起发热的基础疾病,如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基础疾病的发作,降低高热惊厥复发的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婴幼儿,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家长要更加精心护理,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对于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患儿,家长要格外关注患儿发热情况,一旦发热及时采取降温等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