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发病相关因素包括遗传方面特定基因突变如BRCA1、BRCA2及TP53等基因变异,激素方面受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情况影响,生活方式上肥胖、长期饮酒会增加风险,还有胸部放疗史及某些乳腺良性疾病长期不愈也可能提升患病几率。
一、遗传因素
1.特定基因突变:某些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是较为明确的遗传风险因素。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基因的女性,其一生中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常人。例如,有研究表明,携带BRCA1突变基因的女性,50岁时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约为50%-85%,而正常人群相应风险远低于此。此外,其他如TP53等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但相对BRCA基因的作用程度稍低。
二、激素相关因素
1.雌激素与孕激素刺激: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长期作用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诱因。月经初潮年龄较早(如≤12岁)的女性,由于乳腺组织更早暴露在雌激素环境中,患乳腺癌风险相对较高;绝经年龄较晚(如≥55岁)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持续作用时间长,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未生育女性或首次生育年龄较晚(如≥30岁)的女性,相较于适龄生育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更高。这是因为妊娠和哺乳过程会对乳腺组织产生保护作用,推迟生育或不生育会使乳腺组织长期处于雌激素相对活跃的状态。
三、生活方式因素
1.肥胖:体重超标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体重指数(BMI)≥30的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较BMI正常人群(18.5-23.9)显著升高。这是由于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处于较高状态,长期刺激乳腺组织,从而增加癌变风险。
2.长期饮酒:长期饮酒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几率。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有研究显示,每天饮酒1杯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不饮酒女性高出10%-15%。
四、辐射因素
1.胸部放疗史:年轻时因某些疾病接受过胸部放疗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例如,因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接受过胸部放疗的女性,在放疗后若干年,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过胸部放疗的人群。这是因为放疗会对乳腺组织的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细胞DNA发生突变,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五、其他相关因素
1.乳腺疾病史:某些乳腺良性疾病若长期不愈,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例如,乳腺囊性增生病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的患者,相较于普通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患乳腺癌的几率更高。这是因为乳腺组织的长期病理状态可能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逐步发展为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