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乳产生与胚胎发育、激素水平变化、体重变化和遗传因素有关。胚胎发育时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可致副乳;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激素变化会刺激副乳组织增生或分泌乳汁;体重增加使副乳脂肪堆积更明显,减轻则差异更显著;副乳有遗传倾向,家族亲属患病个体风险增加。
一、胚胎发育因素
1.正常胚胎发育情况:在胚胎发育至第4周时,人类胚胎腹侧两旁会出现6-8对由外胚层上皮组织形成的乳头状局部增厚,这被称为乳腺始基。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除了胸前区位于第5肋间的一对乳腺始基能够继续发育形成乳房外,其余的乳腺始基通常会在胚胎发育至第9周时逐渐退化消失。
2.副乳形成原因:如果除了胸前的乳腺始基外,其余的乳腺始基没有完全退化,就会在出生后形成多余的乳房,即副乳。这种情况在不同性别中都可能发生,但女性相对更为常见,这与女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激素等因素对乳腺始基的影响有关,女性体内的激素环境可能使得未完全退化的乳腺始基更容易留存并发育成副乳。
二、激素水平变化因素
1.青春期激素变化:在青春期时,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对于有未完全退化乳腺始基的个体,激素的波动会刺激这些未退化的乳腺组织增生。例如,雌激素可以促进乳腺组织的生长发育,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时,未退化的副乳组织会受到刺激而增生,表现为副乳的体积可能增大,甚至出现胀痛等症状,这在女性青春期较为常见,因为女性青春期时激素变化相对更为明显。
2.孕期及哺乳期激素变化:女性在孕期时,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激素水平会大幅升高。这会进一步刺激副乳组织的生长,副乳可能会明显增大,部分女性在孕期会发现副乳比平时增大更为明显。而在哺乳期时,催乳素的作用会促使乳腺分泌乳汁,副乳组织也可能会分泌乳汁,虽然量通常较少,但这也是激素水平变化对副乳产生影响的体现。
三、体重变化因素
1.体重增加时的影响:当体重增加时,身体脂肪含量增多,副乳部位也可能堆积脂肪。因为副乳组织和正常乳房组织一样,会受到身体脂肪分布的影响,随着整体体重上升,副乳部位的脂肪沉积会使副乳更加明显。例如,一些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的人群,可能会发现副乳变得更为突出。
2.体重减轻时的影响:相反,当体重减轻时,身体脂肪减少,但副乳部位的脂肪减少相对不明显,这就可能导致副乳与身体其他部位的体型差异更加显著。不过,体重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副乳部位的脂肪含量来改变副乳的外观表现,而不是从根本上决定副乳的产生,但它会影响副乳的可见程度。
四、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副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副乳,那么个体患副乳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乳腺始基的退化过程,使得某些个体更容易出现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的情况,从而导致副乳的发生。例如,如果母亲患有副乳,其女儿患副乳的概率可能会高于一般人群,这是因为遗传物质中可能携带了与副乳形成相关的基因变异等因素,使得后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乳腺始基未正常退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