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复查包含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胸部X线或CT)、血液学检查(肿瘤标志物、血常规)、体格检查(乳腺局部、区域淋巴结)及其他检查(骨扫描、磁共振成像),不同检查有各自适用情况及作用,用于监测复发转移等情况。
一、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是乳腺癌术后复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建议术后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内部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局部是否有复发的肿块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乳腺状况的患者都适用,通过超声检查能实时观察乳腺组织的血流等情况,对判断病变性质有一定帮助。
2.乳腺X线摄影(钼靶):适用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对于发现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等情况有较好的优势,能辅助判断乳腺组织是否有异常改变,但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较致密的情况,其诊断价值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胸部X线或CT检查:主要用于排查乳腺癌术后是否有肺部转移等情况。如果患者有咳嗽、胸痛等相关症状时,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胸部影像学检查。对于有吸烟史等可能增加肺部疾病风险的患者,更要定期进行胸部相关检查来监测肺部情况。
二、血液学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等肿瘤标志物常作为乳腺癌术后复查的指标。一般建议定期检测,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不同患者的基础水平可能不同,对于有肿瘤标志物升高趋势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复发转移等情况。例如,如果CA15-3较前明显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2.血常规: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术后患者可能因手术创伤、化疗等因素影响血细胞数量,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是否有贫血、感染、血小板异常等情况。对于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尤为重要,因为化疗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引起血细胞数量的变化。
三、体格检查
1.乳腺局部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乳腺手术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触摸是否有肿块、结节,观察乳腺皮肤有无异常改变(如橘皮样改变等)、乳头有无溢液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乳腺组织特点不同,检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仔细操作。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要注重乳腺局部的细致检查。
2.区域淋巴结检查:检查腋窝、锁骨上、锁骨下等区域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等异常情况。因为乳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所以区域淋巴结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复发转移很重要。例如,对于术后腋窝淋巴结有转移史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该区域淋巴结情况。
四、其他检查
1.骨扫描:对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骨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一般在患者出现骨痛等骨相关症状时或者作为常规复查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有高危骨转移风险的患者)进行。不同年龄的患者对骨扫描的反应类似,但对于老年患者需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配合等问题。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乳腺假体植入术后复查乳腺情况、钼靶和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等,MRI可能会有更好的诊断价值。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禁忌证,在检查前需要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