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是否严重分情况,一般情况的高热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多数预后较好;复杂性高热惊厥发作持续久等,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高;高热惊厥时要侧卧等紧急处理,后续需关注体温等并记录表现、就医检查,有高危因素儿童需长期随访,还应让儿童规律作息等降低复发风险
一、一般情况的高热惊厥
1.发生特点:多发生在6个月-5岁儿童,常因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突然升高时引发。一般是单纯性高热惊厥,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抽搐等,持续时间较短,多在数分钟内缓解。这类情况相对来说大部分预后较好,单纯性高热惊厥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等严重后果,因为其发作形式相对单一,持续时间短,没有复杂的脑电图等异常表现持续存在。从年龄因素看,6个月-5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体温波动容易引发惊厥,但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单纯性高热惊厥发生的概率会逐渐降低。
2.对儿童长期影响:多数单纯性高热惊厥的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会逐步成熟,一般不会对智力、运动等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但需要密切关注后续发热时是否再次出现惊厥情况,如果频繁复发,可能会向复杂性高热惊厥转变。
二、复杂性高热惊厥情况
1.发生特点:复杂性高热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15分钟,或者24小时内有反复惊厥发作,惊厥形式可为局灶性发作等。其脑电图等检查可能有异常表现,并且发生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相对增加。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发生可能与儿童自身神经系统存在潜在的易感性有关,比如有家族癫痫病史等情况的儿童,在发热时更容易出现复杂性高热惊厥。从病史角度,如果儿童有癫痫家族史,那么在发热引发惊厥时,需要更加警惕发展为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可能,并且后续发生神经系统长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2.对儿童长期影响:复杂性高热惊厥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日后患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例如有研究表明,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成年后患癫痫的风险比正常儿童明显升高。对于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儿童,需要在发热时更加积极地进行体温监测和干预,以降低惊厥再次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同时需要长期随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三、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与后续关注
1.紧急处理:当儿童发生高热惊厥时,首先要将儿童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保持周围环境通风,解开儿童领口等束缚部位。但需要注意,不要强行按压儿童四肢,避免造成损伤。同时要尽快测量体温,若体温较高,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儿童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辅助降温,但要避免使用过凉的水刺激儿童。
2.后续关注:对于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儿童,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后续的体温变化,在儿童发热初期就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温,避免体温快速升高。同时,要记录惊厥发作的具体表现,包括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发作形式等,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脑电图、神经系统检查等,以评估儿童神经系统的情况。对于有复杂性高热惊厥高危因素的儿童,可能需要长期在儿科进行随访,监测神经系统发育和癫痫等疾病的发生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要让儿童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高热惊厥再次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