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症状包括疼痛(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排便时加剧,非排便时也可能隐痛,不同人群疼痛感受有差异)、肛门坠胀感(自觉坠胀不适、有便意却排不净,不同人群表现不同)、排便异常(便意频繁且每次排便量少,粪便可能有少量黏液、带少量血)、瘙痒(程度因人而异,儿童搔抓易致皮肤破损,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易影响睡眠等)及局部体征(肛窦充血水肿、肛门瓣红肿,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溢出,不同人群局部体征表现程度有差异)。
一、疼痛
疼痛性质:一般为持续性的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刺痛感。炎症刺激肛窦及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疼痛。例如,在排便时,粪便通过肛管,刺激发炎的肛窦,会使疼痛加剧。
疼痛时间:疼痛可在排便时明显,便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在非排便时也会感到隐痛,尤其是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疼痛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的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较为明确,而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坐立不安等间接反映疼痛的行为。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由于其神经感觉可能存在一定障碍,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常人敏感,但仍需通过其他表现来综合判断。
二、肛门坠胀感
坠胀程度:患者常自觉肛门有坠胀不适的感觉,仿佛有便意却又排不净。这是因为肛窦发炎后,炎症刺激直肠末端神经,导致肛门周围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等反应,进而引起坠胀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坠胀感,但会表现出频繁下蹲、坐姿异常等情况。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由于盆腔充血等因素,可能会使肛门坠胀感有所加重,需要特别关注。有肛肠手术病史的患者,可能因为手术瘢痕等原因,导致肛门坠胀感更容易出现且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三、排便异常
便意频繁:由于肛窦炎症刺激直肠,患者会频繁产生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很少。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频繁去厕所,但每次排便量不多,容易被家长忽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肠道功能本身可能有所减退,再加上肛窦炎引起的便意频繁,可能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需要家人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肠易激综合征等,合并肛窦炎时,排便异常的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评估和处理。
粪便改变:部分患者的粪便可能会出现少量黏液,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肛窦及周围腺体分泌增多。黏液一般附着在粪便表面,颜色多为透明或淡黄色。如果炎症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粪便带血的情况,但出血量一般较少,表现为粪便表面有少量血丝或便后手纸上有血迹。在儿童患者中,粪便改变可能不太容易被家长发现,需要仔细观察粪便的性状。对于女性患者,在判断粪便带血等情况时,要注意与生理期出血等情况进行区分。有痔疮病史的患者,出现粪便带血时需要鉴别是肛窦炎引起还是痔疮导致。
四、瘙痒
瘙痒程度:肛门周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感,这是由于炎症分泌物刺激肛门皮肤引起的。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轻,仅感觉肛门周围稍有不适;有的患者则瘙痒较为严重,会忍不住搔抓。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可能更容易导致皮肤破损,从而加重病情,需要家长加强看护,避免儿童过度搔抓肛门。老年患者皮肤干燥,合并肛窦炎瘙痒时,可能会因为瘙痒影响睡眠等,需要注意皮肤保湿等护理措施。有过敏史的患者,肛门瘙痒可能与过敏因素有关,需要排查是否存在其他过敏原。
五、局部体征
肛窦充血水肿:通过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检查可发现,肛窦部位充血、水肿,肛门瓣红肿,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从肛窦口溢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局部体征可能在表现程度上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等问题,检查时可能需要更轻柔的操作。女性患者在进行肛门镜检查等操作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和体位,减少不适。有肛门手术史的患者,局部体征可能会因为手术瘢痕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需要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