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由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伴意识障碍,有全身性和局限性等发作症状及发热等伴随症状,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因素,紧急处理需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监测生命体征,发作后要及时就医做多项检查,家长需冷静应对、记录发作细节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后续护理等。
一、惊厥的定义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是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肌肉群突发的不自主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
二、惊厥的症状表现
1.发作时症状
全身性惊厥:最常见的是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可从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例如,在一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患儿可能会出现上述典型的全身性惊厥表现。
局限性惊厥:多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肌肉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动、面部某一部位的肌肉抽动等,意识多清楚。
2.伴随症状
发热:很多时候小儿惊厥与发热相关,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引起的发热常是惊厥的常见诱因,体温可高达38℃以上,这种伴有发热的惊厥称为热性惊厥。
意识障碍:在全身性惊厥发作时,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等。
呼吸改变:惊厥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暂停或不规律等情况。
三、不同年龄阶段惊厥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婴儿期
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容易因各种因素引发惊厥。例如,低钙血症可能导致婴儿惊厥,这与婴儿生长发育快,对钙的需求量大,若钙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时易出现低钙有关。此阶段惊厥发作形式可能多样,且易反复。
2.幼儿期
幼儿期热性惊厥较为常见,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相关。这是因为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发热时脑神经元容易异常放电导致惊厥。一般热性惊厥多在体温骤升时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较快,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
3.儿童期
儿童期惊厥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除了感染因素外,还可能与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例如,癫痫患儿可因各种诱因导致惊厥发作,发作形式多样,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四、惊厥的紧急处理原则(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例如,可将患儿的衣领解开,用纱布或手帕等清理口腔异物。
2.控制惊厥:可采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的方法来帮助止惊,但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五、惊厥的后续就医及检查建议
1.及时就医:一旦患儿发生惊厥,应尽快送往医院就诊。尤其是对于首次惊厥发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超过5分钟)、反复惊厥发作的患儿,更要紧急就医。
2.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患儿的身体状况,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等,了解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异常。
实验室检查: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血钙、血镁等电解质检查,排查低钙、低镁等电解质紊乱引起惊厥的可能;血糖检查,排除低血糖导致惊厥的情况等。
脑电图检查:对于怀疑有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观察脑电活动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可帮助排查脑部结构异常等情况。
六、特殊人群(小儿)惊厥的温馨提示
1.家长需冷静应对:当小儿发生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因为过度紧张可能会加重患儿的不适。要按照上述紧急处理原则中的步骤,迅速采取措施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等。
2.记录发作细节:尽量记录惊厥发作的具体表现,如发作时的症状、持续时间、发作前后的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诊断病情非常重要。
3.遵循医生建议:患儿就医后,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果是热性惊厥的患儿,家长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体温,预防惊厥再次发作。对于有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要按照医生要求规律用药,定期复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保证充足的休息,合理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诱发惊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