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痔疮、肛裂、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肿瘤、肠道血管病变等,不同原因有不同表现及与年龄性别等关系;就医时,突然大量便血等需立即就诊,可挂消化内科或肛肠科;检查方法有肛门指检和结肠镜检查等;儿童便血要警惕肠套叠、直肠息肉等,老年人便血需警惕肠道肿瘤等严重疾病,且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等进行相应处理。
一、常见原因
1.痔疮
具体情况:内痔是引起便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在排便后出现鲜红色便血,量可多可少,有时呈点滴状,一般无疼痛,这是因为内痔的血管破裂出血。多见于长期久坐、便秘、妊娠等人群,久坐会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便秘时排便用力会增加腹压,从而加重内痔静脉丛的压力,引发出血;妊娠时盆腔压力增大,也容易诱发痔疮出血。
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在妊娠期间更易出现,可能与妊娠时身体生理变化有关。
2.肛裂
具体情况:肛裂引起的便血特点是排便时疼痛剧烈,随后出现少量鲜红色便血,血液多附着在粪便表面。主要是由于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排便时粪便摩擦裂口导致出血。长期便秘、大便干结的人群容易发生肛裂,因为干结的大便难以排出,用力排便时容易撑裂肛管皮肤。
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长期便秘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
3.肠道炎症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多有黏液脓血便,还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其发病机制与肠道免疫异常有关,肠道黏膜持续受到炎症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20-40岁人群,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等可能诱发病情发作。
克罗恩病:也可出现便血,同时伴有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表现,病变可累及肠道全层,呈节段性分布。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
4.肠道肿瘤
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可能仅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腹痛、腹部肿块、消瘦等表现。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便血,一般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量不多,常与粪便混合。
直肠癌:常见症状有便血、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肛门坠胀感等。直肠癌导致的便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晚期还可能伴有大便变细等表现。发病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5.肠道血管病变
肠道血管畸形:可引起间断性便血,出血量可多可少,部分患者可能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其发病机制是肠道血管发育异常,血管结构和功能出现问题,导致出血。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有关。
缺血性肠炎:多发生于老年人,常有腹痛后便血的特点,腹痛多为突发的痉挛性疼痛,随后出现便血,一般为暗红色血便。主要是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如动脉硬化导致肠道血管狭窄,使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引起损伤出血。
二、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情况:如果突然出现大量便血、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贫血症状、便血同时伴有剧烈腹痛、便血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大量便血会导致机体失血过多,引起贫血相关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剧烈腹痛可能提示肠道有严重病变,如肠穿孔等。
2.就诊科室选择:一般可前往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就诊。消化内科可对肠道的炎症、肿瘤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肛肠科主要针对痔疮、肛裂等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进行诊治。
三、检查方法
1.肛门指检
作用:简单快捷,可初步检查肛门及直肠下段是否有病变,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医生通过手指触摸直肠,能感觉到是否有肿块、溃疡等异常情况。对于直肠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约70%的直肠癌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
适用人群:所有出现便血等肛肠相关症状的人群都应进行肛门指检,尤其是中老年人。
2.结肠镜检查
作用: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发现肠道内的病变,如炎症、溃疡、肿瘤等,并可进行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关键作用。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如口服泻药清理肠道,以保证肠道清洁,便于观察。检查后可能会有腹部不适等情况,一般会逐渐缓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注意要点:儿童突然便血可能与肠套叠、直肠息肉等有关。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除了便血外,还会有腹痛、腹部肿块、呕吐等表现,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直肠息肉也可导致儿童便血,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家长要留意孩子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儿童便血时要注意观察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老年人
注意要点:老年人突然便血更要警惕肠道肿瘤等严重疾病。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要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长期便秘、腹泻等情况。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如是否能耐受结肠镜等检查。要关注老年人的一般状况,如营养状况、是否有贫血等,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