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便秘
便秘是引发慢性肛裂的重要因素。大便干结、坚硬,排便时需要过度用力,干硬粪便通过肛管时,容易撕裂肛管皮肤,形成肛裂。若长期便秘,肛管反复受到损伤,裂口难以愈合,就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肛裂。
2.腹泻
频繁腹泻也会增加肛裂的发生风险。腹泻时,肛门局部受到频繁的刺激,肠道分泌物增多,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变得脆弱。而且,反复的排便动作会使肛管局部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肛管皮肤受损,引发肛裂,若未及时治疗,也可能转为慢性。
3.肛管压力过高
一些先天性因素或疾病,如肛管狭窄、内括约肌痉挛等,会导致肛管压力升高。过高的压力会使肛管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肛管皮肤的营养供应,降低皮肤的抵抗力,容易在轻微损伤后形成肛裂,且不易愈合。
预防慢性肛裂,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若出现肛门疼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