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血
便血是肛门息肉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颜色鲜红,多在排便后出现,有时呈点滴状,严重时可能呈喷射状出血。便血的原因主要是息肉表面的黏膜受粪便摩擦或刺激,导致黏膜破损出血。一般来说,出血量较少,但长期便血可能会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2.脱出
随着息肉的逐渐增大,在排便时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脱出的息肉可在排便后自行回纳,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需要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脱出的息肉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发生炎症、水肿甚至嵌顿,引起剧烈疼痛。
3.肠道刺激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这是因为息肉刺激肠道,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腹痛一般为隐痛或胀痛,程度不一,有时会伴有肠鸣音亢进。
4.黏液便
由于息肉表面会分泌黏液,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液便。有时黏液会与粪便混合,有时则在排便后单独流出。黏液的量和性质可能会因息肉的大小、位置和炎症程度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