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筛查子宫内膜癌常用方法,能观察子宫内膜情况,表现为增厚、回声不均等,可辅助判断风险但有局限性,不能明确病理性质,需进一步检查确诊,不同人群如育龄期、绝经后、有高危因素人群行B超时各有特点,发现异常需进一步确诊。
B超检查的表现及意义:经阴道B超可清晰观察子宫内膜情况。子宫内膜癌患者在B超下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还可能发现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肌层内有不均回声区等。通过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能辅助判断患病风险。一般来说,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mm、围绝经期及绝经前女性子宫内膜过度增厚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子宫内膜病变,但这只是初步筛查线索。
B超检查的局限性:B超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它不能明确病变的病理性质,有时难以精准区分子宫内膜癌与其他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等。所以,当B超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时,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诊断性刮宫等有创检查来获取组织病理标本,以明确是否为子宫内膜癌。
不同人群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的特点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若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行B超检查,需结合月经周期等情况综合判断。比如月经紊乱的育龄期女性,B超发现子宫内膜异常,要考虑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可能,但也不能忽视子宫内膜癌的潜在风险,需进一步排查。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正常子宫内膜较薄,若B超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等异常,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相对更高,更需要重视进一步的确诊检查。
有高危因素人群:如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行B超检查时,更要密切关注子宫内膜情况,因为这类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B超发现异常后应更积极地进行后续确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