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诊断包含血清学检查(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检查(检测转氨酶等指标)、病毒核酸检测(乙肝DNA、丙肝RNA定量)、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观察肝脏形态结构),肝组织活检为金标准且是有创检查,不同人群诊断需留意如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病史者的特殊情况。
一、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相关病毒性肝炎。例如乙肝病毒感染可检测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可检测丙肝抗体,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病毒存在。
二、肝功能检查
检测转氨酶(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病毒性肝炎患者通常会出现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胆红素异常升高可能反映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障碍,帮助评估肝脏炎症损伤程度。
三、病毒核酸检测
乙肝病毒核酸(乙肝DNA)定量检测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及传染性;丙肝病毒核酸(丙肝RNA)定量检测能明确丙肝病毒是否存在及复制水平,是诊断丙肝的重要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观察肝脏形态结构。B超可初步了解肝脏大小、质地、有无肝硬化等;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病变情况,辅助判断肝脏受损程度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五、肝组织活检
为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及病变类型等,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
不同人群在诊断时需注意特殊情况,如儿童病毒性肝炎需考虑儿童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及儿童生理特点;孕妇患者要权衡检查对胎儿的影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判断病毒性肝炎与基础病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