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鼠疫主要症状为局部淋巴结炎及全身中毒症状,肺鼠疫分原发和继发有高热、呼吸道等症状,败血症型鼠疫起病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并发症。
一、腺鼠疫常见症状
腺鼠疫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症状为局部淋巴结炎。通常在被跳蚤叮咬或接触染疫动物后2-6天发病,腹股沟、腋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会迅速肿大,一般直径可达1-2厘米甚至更大,局部疼痛明显,皮肤发红、发热,淋巴结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周围皮肤出现水肿,伴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儿童感染腺鼠疫时,淋巴结肿大可能更易波及多个部位,且全身症状可能更为突出,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
二、肺鼠疫常见症状
肺鼠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鼠疫多由吸入含鼠疫耶尔森菌的飞沫而感染,起病急骤,患者短期内(数小时至1-2天)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伴有咳嗽、咳痰,初期多为少量黏液痰,随后可转为脓血痰,同时伴有胸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患者面色发绀,可迅速出现衰竭、休克等表现。继发性肺鼠疫常由腺鼠疫等其他型鼠疫继发而来,除了原有的局部症状外,会迅速出现上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对于儿童,肺鼠疫的呼吸道症状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更易被忽视,需特别注意观察其呼吸频率等情况。
三、败血症型鼠疫常见症状
败血症型鼠疫是病情最为凶险的类型,多由其他型鼠疫发展而来或原发性感染。患者起病极为迅速,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瘀斑,可迅速发展为休克,同时可能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休克相关表现。无论儿童还是成人,败血症型鼠疫一旦发病,病情进展极为迅猛,需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