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未浸润病理为肿瘤局限于内膜层未侵犯或侵犯深度≤1/2肌层且多为高分化腺癌等,诊断靠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活检,治疗主要手术年轻有生育需求符合条件可保留生育功能,预后较好,随访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老年患者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年轻有生育需求者严格随访告知相关风险。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癌未浸润指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层,未侵犯子宫肌层或侵犯深度≤1/2肌层,病理类型多为高分化腺癌等,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二、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通过测量内膜与肌层交界处情况辅助评估浸润深度,若内膜厚度异常且回声不均,提示可能存在病变。
2.宫腔镜检查及活检: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形态,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活检,能精准明确病变性质及浸润情况,是诊断子宫内膜癌未浸润的重要手段。
三、治疗方式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如行全子宫切除术联合双侧附件切除术;年轻有生育需求且符合条件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依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辅助治疗。
四、预后情况
未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因肿瘤局限未广泛浸润转移,术后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五、随访监测
1.妇科检查:术后定期行妇科检查,观察阴道残端及盆腔情况,排查复发迹象。
2.影像学检查:定期行盆腔超声、CT或MRI等,监测盆腔及远处器官有无转移,术后前几年每3-6个月复查,后可适当延长间隔。
3.肿瘤标志物检测:监测CA125等肿瘤标志物水平,若标志物异常升高,警惕复发可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弱,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术后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恢复情况。
2.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保留生育功能者术后需严格遵循随访计划,监测宫腔情况,告知继续妊娠可能面临的肿瘤复发等风险,确保患者充分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