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因新生儿期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且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时透过该屏障致神经细胞受损,未结合胆红素具脂溶性干扰神经细胞氧化磷酸化等引发神经功能异常,早期有嗜睡等表现进展期有激惹等表现,诊断依据包括胆红素水平、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治疗要点是降胆红素如光疗或换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等高危人群因血脑屏障更不完善等更易发病需密切监测胆红素并尽早干预。
一、定义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因新生儿时期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受损的疾病。
二、发病机制
未结合胆红素具有脂溶性,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时,未结合胆红素易透过该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节、丘脑、海马回等部位,干扰神经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阻碍神经传导,进而引发神经功能异常。
三、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新生儿可出现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减退等,此阶段若及时干预,部分可恢复。
2.进展期表现: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激惹、角弓反张、抽搐等,还可能伴有发热、呼吸不规则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四、诊断依据
1.胆红素水平: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是重要依据,通过实验室检测胆红素浓度可明确。
2.临床表现:结合患儿出现的嗜睡、激惹、抽搐等典型神经症状。
3.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等可发现神经细胞损伤的相关影像学改变。
五、治疗要点
主要是降低胆红素水平,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常用方法包括光疗,通过光照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排出体外;病情严重时可采用换血疗法,迅速置换出体内高浓度胆红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更不完善,且胆红素代谢能力较足月儿差,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一旦发现胆红素升高迹象,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如及时进行光疗等,以降低胆红素脑病发生风险,体现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与医疗照护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