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主要由皮肤癣菌等真菌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侵入甲板甲床引发,个人因素有指甲受损、患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沟炎)、处于潮湿环境,年龄上老年人因指甲生理结构改变易感染儿童指甲卫生或外伤可患病,性别上一般无差异但女性美甲致指甲损伤增感染风险。
一、真菌感染因素
灰指甲主要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其中皮肤癣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这些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拖鞋、毛巾等)侵入甲板及甲床,破坏指甲结构引发感染。此外,非皮肤癣菌的霉菌、酵母菌等也可导致灰指甲,例如念珠菌属等真菌同样能侵袭指甲部位。
二、个人因素影响
(一)指甲受损
指甲受到外伤(如砸伤、刺伤等)后,指甲的屏障功能受损,真菌易趁虚而入,从而增加灰指甲的发生风险。例如日常生活中频繁进行手部劳作导致指甲受伤,或运动时脚部指甲受撞击等情况,都可能为真菌感染创造条件。
(二)基础疾病影响
患有某些基础疾病的人群易患灰指甲,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利于真菌在指甲部位滋生;此外,患有甲沟炎的人群,指甲周围皮肤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皮肤屏障功能破坏,也更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
(三)生活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比如经常接触水(如厨师、洗衣工等职业人群)、穿不透气的鞋子等,会使指甲周围皮肤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环境适宜真菌生长繁殖,进而增加灰指甲的发生几率。
三、年龄与性别相关因素
(一)年龄
老年人指甲的生理结构会发生改变,如指甲厚度增加、新陈代谢减缓等,指甲的防御能力下降,相对更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灰指甲。而儿童时期若指甲卫生状况不佳或有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因真菌侵袭而患上灰指甲,但儿童由于皮肤及指甲的代谢特点,感染后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特别关注。
(二)性别
一般而言,灰指甲在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若经常进行美甲操作,美甲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制剂可能损伤指甲,破坏指甲的正常结构和屏障功能,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